一、背景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公路的投资回报率低,存在投融资方面的困难,在具体的设计、施工工作中,应该采取 一切可能的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尽量利用旧路,节约用地,做到结构合理、就地取材、工艺简单。因此, 如何保证这些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用最少的资金建设最好的农村公路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山东省内分布着大面积的黄河冲积粉土,土颗粒级配极差,公路工程性质不良,在粉土地区的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存在很多问题。这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已然是一个技术难点,本项目结合低等级农村道路的建设和群众的出行要求,开展基于粉土固化的乡村道路建设研究工作。
二、土壤固化现状
土质固化剂即土壤稳定(固化)技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在新建道路、港口、机场等工程中,采用土体固化技术对土体进行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美、日、德 等国家对土体改良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的开发,技术水平获得很大的进步,改良土体的材料由原来单一的石灰、水泥、粉煤灰等,发展到专门用来固结土体的新材料—土体固化剂,广泛应用于道路、土木建筑、环境保护、农田水 利工程等各个领域。
我国的土壤固化技术目前仍比较薄弱,尤其是粉土的固化技术更加缺乏,产品仍沿用石灰、水泥、 粉煤灰或这些材料相互拌和的混合物为主。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有关单位开始国外先进技术,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出多种新型土壤固化剂,取得了一批实验研究成果。但并没有广泛使用于公路建设,没有一本成熟规范可在应用土壤固化剂时作为参考,在1998年,建设部颁发了CJT/3073《土壤固化剂》行业标准,仅仅对固化土抗压强度、安定性等做了有限的规定,且不适用于现在出现的多种新型的土壤固化剂.
固化剂最大的问题是针对性和兼容性不足。由于自然界的土质复杂多变,土壤颗粒组成、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往往因成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导致土壤固化剂的固化性能有很大差异。
三、粉土的特殊性
黄河冲击平原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其中分布的大面积的黄河冲积粉土,土颗粒级配极差,公路工程性质不良,在粉土地区的路基路面设计与施工存在很多问题。
低液限粉土的固化技术受限。二灰稳定7d养生基本无法形成强度,石灰稳定 28d 龄期的抗冻性很差,二灰稳定低液限粉土的效果比较好,但受粘粒含量、塑性指数两个物理指标影响显著,受土质特性限制及施工标准难以掌握等共性难点。市场上的离子类固化剂、高分子类、生物酶类固化剂对粘土含量有所要求,对黄河冲积粉土的固化无任何效果。
图1 粉土的形貌
四、室内研究与发现
针对粉土粒度细、级配不良的特点,研究提出有机+无机复合稳定的技术思路。在粉土稳定固化期间,有机稳定剂(乳液)起到初期稳定的效果,无机固化剂起到后期强度养成的功能;并且有机稳定剂在破乳完成后,会带来稳定土更佳的水稳定性和柔韧性。
研究表明,在采用黄河沙土与低液限含砂粉土进行乳液固化时,乳液可显著改善土壤的成型状态和强度,稳定后的土体不惧水浸泡、强度良好,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形成人造粘粒结构,随着温度提升和时间的延长,乳液中的胶结料会逐渐扩大分布面积,对未来土体的综合水稳定性有积极的作用。
图2 复合稳定土体状态
图3 复合稳定土的室内强度检测(含砂粉土)
五、试验路铺筑
试验路位于菏泽市单县,为黄河冲击平原,分布着大面积的黄河冲积粉土,土颗粒级配极差,公路工程性质不良。
图4试验段路面结构
对原状土进行取样,结果表明土样为低液限粉土,天然含水量高达20%以上;在路床下1.5米处出现粉质粘土等软弱土层。
二灰稳定土和综合稳定土施工中,因受限于施工水平和机械能力,对材料使用均采用总量控制方式进行。
图5 综合稳定土现场施工图
根据试验段施工方案,面层采用2.5cm的AC-5型沥青混合料,采用70号普通基质沥青。
图13 面层施工
六、总结
通过室内研究和试验路铺装,可以得到:
1、利用本技术进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了就地取材和资源节约的目标,摒弃了传统农村公路建设能耗大,建筑材料需要大量外运的缺点,极大降低了农村公路建设造价和能耗,促进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有机乳液和无机稳定剂对粉土综合稳定是有效的,对于不同性状的粉土,现有有机乳液的固化效果有一定的效果差别,其主要受到粉土的粒度大小的影响,对于黄河岸边的粉砂土应该具有更良好的使用效果。
3、结合综合稳定土技术,开展低等级道路的低成本结构设计是更具前景的研究,可更好服务于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