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建设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服务行业节能环保工作

发布时间:2018-06-14 00:00 浏览次数:

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是采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环保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是开展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环保战略研究的有效支撑,是制定节能环保政策标准、开展节能环保科研工作的有力依据,是交通运输行业进入碳交易市场的技术保障。该项目是《青岛市创建绿色交通城市实施方案(2015-2018年)》建设项目,体系的建成运营能够为我市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实现“碧海蓝天、美丽青岛”城市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主要内容

(一)体系简介。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是全省17地市以及全国同类城市中首个运行的技术水平领先、研究范围广泛、功能设置丰富、指标设计完善的绿色交通专业性管理服务体系,以四大体系(统计体系、监测体系、指标体系以及运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为基础、一个平台(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为核心、一个中心(青岛市交通运输节能环保中心)为支撑开展运行管理维护服务。

(二)体系特点。

1.研究范围广泛——范围覆盖城市公交、出租、公路客货运、水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地铁等9大领域。

2.服务用户多样——包括3大行业主管单位用户以及65家行业企业用户。

3.指标设计完善——包含强度指标、结构指标、个体指标、总量指标4大类共计424个统计监测指标。

4.功能设置丰富——涵盖3个层端、7大主要模块、56个功能点,实现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数据可视化。

5.设备监测全面——安装公交、班线客运、出租汽车和港口生产车辆能耗实时监测设备2310台,配置二氧化碳分析仪、颗粒物分析仪等多台专业仪器,装备碳排放移动监测车1辆。

(三)体系建设。

1.《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报告》编制工作(2016年6月-12月)。

2.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建设(2017年1月-12月)。

3.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设备选型安装。

(四)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运行(2018年1月开始)。

(1)数据采集子系统。公交、出租、公路客运、货运、港口、机场、轨道、机场、水路客货运等相关企业可根据数据报送要求进行企业能耗的网上填报、逻辑审核、保存提交、数据导入导出。管理部门可根据报表目录对各行业交通运输能耗统计数据进行网上数据采集、逻辑审核、全面汇总、保存提交、数据导入导出,添加运行分析报告等操作。

(2)动态监测子系统。对样本车辆安装能耗监测车载设备,通过平台实现实时查看汽油、柴油、天然气等不同种类能源的能耗数据以及行驶里程、行驶状态等。

(3)数据分析子系统。利用统计上报数据、监测数据和模型进行青岛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分析,建立行业统计模型,分析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发展趋势,为制定节能减排政策、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业务及成果展示

(一)政策规划研究。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网站,掌握国内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技术发展趋势、政策导向,开展青岛市交通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咨询服务,编制完成《青岛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三五”规划》《青岛市交通运输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青岛低碳交通行动计划研究》。

结合我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实际,同国内同类平台运维单位开展合作,交流学习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战略规划、技术服务经验,编制完成《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报告》《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运营管理制度体系研究》《青岛市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统计监测数据专题分析研究报告》等体系运行研究相关报告。

  (二)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以我市2015年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为基础,分析各交通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现状,预测交通运输行业排放关键影响因素,建立我市交通运输能耗与排放LEAP预测模型,对我市交通运输行业2015-2025年能耗及排放进行情景分析,研究交通运输行业排放峰值问题;以情景分析结果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形势与要求,提出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对策,形成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   

(三)行业数据统计监测与分析。利用统计报送数据从总量、结构、强度等方面对青岛市公交车辆、出租车、班线客运、公路货运、港口、机场、地铁等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水平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进行分析。

利用车载OBD终端设备可实时采集车辆行驶工况数据、能源类别及消耗数据、车辆行驶路径信息等基本信息,利用采集的实时监测数据,可实现对行业、企业统计报表数据的校核,交通出行特征的分析,驾驶行为特征的研究,并进一步挖掘复杂情景下的车辆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应用价值。

(四)大气环境移动监测。将车辆停靠在城市道路、公路等交通流量大、不影响交通正常运行的位置,利用车载采集设备,实时在线监测采集交通流量和环境空气情况。利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手段,建立不同类型交通流特征条件下的排放分析模型。评价高速公路收费站、交通工程施工场地等多情境下的交通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污染物等排放水平,为交通设施环境评价与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