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基本情况介绍
高性能桥梁结构实验室隶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18年12月被山东省交通运输厅认定为省级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跟踪国内外桥梁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基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桥梁工程的研发和应用。主要研发内容及方向包括新材料的工程应用、混合结构桥梁性能优化研究、基于山东省环境的高性能耐候桥梁钢适应性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钢桥面、剪力连接件性能研究、桥梁抗震关键技术及新型减隔震装置研究等。
近年来开展了大型钢桥桥面铺装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超大断面大跨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公路钢桁架梁桥关键技术研究、变角度支承连续梁桥设计研究、大跨度公路钢桁架组合梁桥桥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钢箱梁虚拟拼装系统、路网密集平原区中小跨径桥梁减隔震关键技术研究2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了多联混凝土连续箱梁变坡顶升关键技术研究、宽幅大悬臂预应力箱梁高架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超大断面大跨径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桥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超大跨径自锚式悬索桥成套技术研究、大型钢桥桥面铺装新型材料研发、设计及施工成套技术等多项技术进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取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表学术论文60 篇。并先后与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成立科技创新平台,经常开展技术交流工作,并联合成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
实验室团队人员共3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5人、本科6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7人。是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科研团队。采取工作形式上的创新、工作内容上的创新、工作方法上的创新,以创新的管理体制塑造工作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技术团队,建立并完善全面奖励机制,从而有效激发科研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实验室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实验室依托现有重大科研项目及科研基地,以现有科研设施、科研团队为基础,制定完备的开放交流制度,培养优秀桥梁设计人才,为国家“四个交通”战略体系提供强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使实验室成为支撑山东省交通运输工程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二)实验室主任介绍
实验室主任徐召,男,研究员,现任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桥梁设计分院院长,从事大型、特大型桥梁设计、科研工作。从业以来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员先后参加了包括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国内最大跨度公路钢桁梁桥在内的十余座大型桥梁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及多座桥梁的设计咨询工作,多个项目实现了技术创新。荣获第一届山东公路优秀工程师,第三届山东省杰出青年勘察设计师,第九届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获得3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9篇;获得公路交通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一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进步特等奖、山东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