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基本情况介绍
北方冰冻海域长大桥梁建养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2月经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与山东交通学院联合建立,共建单位包括:中交四航院、中交设计院、山东交通科研院、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该实验室是山东省首批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交通运输领域北方冰冻海域长大桥梁建设、养护、管理方向科学研究的省级行业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从北方冰冻海域领域长大桥梁建设、养护、管理出发主要从事四个方向研究工作:桥梁检测评定技术后评价与养护规程及标准;桥梁全寿命耐久性研究及加固技术;桥梁整体性健康监测系统;桥梁施工与运营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在该领域中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奖励10余项;获发明专利36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4人,流动人员43人,其中教授16人、研究员5人、副教授24人、高级工程师7人、高级实验师7人、博士24人、在读博士10人;特聘工程院士1人、山东省发明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2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奖”1人;担任省级以上学会理事8人。
目前实验室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9000余万元,拥有自主研发的青岛胶州湾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自主研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道路加速加载试验系统(ALT)和大型结构加载试验系统(MTS)、道路材料动态试验系统(MTS-810)、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仪(TSP)、大型水槽水流模拟试验系统、无人机倾斜测量系统、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全球定位测量系统等国际先进仪器设备,多台套桥梁、隧道、道路试验检测设备,购置有ANSYS、MIDAS和桥梁博士等结构分析软件,具备开展该领域科研工作的国内外领先试验检测条件。
实验室实行“开放、交流、合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广泛联合行业内科研设计单位,共同开展科技研发工作,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调整梯队人员结构,促进跨专业联合。在未来五年内,力争实验室人员结构达到副高以上职称比例不低于50%,博士比例不低于60%,具有国外访学经历人员不低于20%。力争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5项,省部级课题立项10项,横向课题90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实现国家级奖励突破,不断为该领域科技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二)实验室主任介绍
荆玉才,男,1971年出生,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中共党员。1995年7月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2004年6月山东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2018年9月中共中央党校2018级在职研究生经济学(经济管理)学习。主要在公路桥梁的养护、建设应用技术研究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特等奖、中国市政工程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在工作过程中,曾多次受到集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的表彰,以及省交通系统机关作风先进个人、青岛市工人先锋号、省工人先锋号、第七届山东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二等功、2016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并记三等功等表彰。
1995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东高速鲁东分公司养护处、山东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养护部、山东高速青岛海湾大桥指挥部工作。
2011年8月至今,在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从事工程管理、养护管理、科研管理、招投标、工程档案、路政、安全、应急等管理和技术研究工作;并兼任北方冰冻海域长大桥梁建养技术实验室主任,为渤海湾通道建设做好技术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