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你会发现,一条条公路穿城进村入户,坑坑洼洼的沙土路变成了宽敞的乡村公路。路通了,一切都好起来了,目前全区276个行政村居实现公交车全覆盖,“四好农村路”建设为这个区农村地区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生动有力地彰显了近年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的力度。
“四好农村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出、亲自推动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发展,先后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批示,为农村公路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山亭区交通运输局创新工作思路,落实民生工程,大力实施农村道路建设,积极改善农村百姓出行条件,为乡村振兴铺就幸福之路。
突出路畅质优,“标美化”建设农村公路。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为主、项目支持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保障机制,结合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等,全面规划建设农村公路路网,形成了村村覆盖、社社相连、线线相环、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路网体系。截至目前,网化示范县、户户通、提档升级、自然村通达等工程累计投资近3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0余公里,完成村级公路安全隐患整治240公里,实现交通安全警示标志、道路指示牌等重点路段区域的全覆盖,提升了农村公路行驶的安全性。
突出联动共管,“规范化”管理农村公路。坚持公路管理与建设并重,广泛整合资源、积极调动力量,着力形成联动共管局面。由区交通运输局、乡镇(街道)、村(居)分别作为县道、乡道、村道的管理责任主体,建立起了县有管理员、乡(镇)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三级”管理体系;区路政巡察部门坚持上路巡查,加大对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全面保护路产路权;同时,公开各级管理责任单位联系方式,发动群众监测路况情况,做到损路坏路等现象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突出长久耐用,“精细化”养护农村公路。按照“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办法,各乡镇(街道)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站,各村(居)组建村道公路养护队。区财政每年按照县道5000元/公里、乡道4000元/公里、村道2000元/公里预算管养经费。成立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小组,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年总评,考核结果与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管养经费拨付挂钩,确保管养责任落地落实;利用摊铺机、压路机、洒水车等,实现公路养护、公路绿化、应急保通和抢险等行业模块的机械化。广泛采用铣刨、加铺等先进工艺,做到常态化维修和预防性养护,节约了后期维护成本。
突出快捷便民,“普及化”发展农村运输。截至目前,全区建设区级公交换乘中心1处、乡镇公交换乘站9处,开通、改造公交线路36条(其中,城际公交线路7条),运营公交车210余辆,安装公交站点棚360处,安装变压器和充电桩46台,构建起“以区为枢纽、10个中心镇为支点,延伸至各乡镇、村”的农村客运运输体系;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开通专线专班,实行统一线路、统一车型、统一外观、统一经营;结合农村产业发展,依托农村淘宝和区域电商企业,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实现了群众不出村社就能买卖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