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我省于10日起出现大范围降雨,局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严格落实省防指关于防御第9号台风“利奇马”工作一系列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启动防台风Ⅱ级响应,采取果断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8月13日早8点,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累计派出工作组2458个、累计12028人次。
台风期间,公路水运工程停工项目797个;全省停运道路班线客运3081条,11688班次;农村客运停运829条,8303班次;旅游包车停运6904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停运22072辆。客滚运输停运715班次;内河渡口停运48个;停止作业港口365个,停止作业靠港船舶498艘;城市轨道交通停运线路3条,城市公交停运线路1021条。
据初步统计,全省普通国省道水毁路段77处,桥梁7座;农村公路水毁约330公里、773处,桥梁128座,涵洞159道。灾毁金额约为32940万元。目前已抢通公路600余处,扶正、清理倒伏路树700余棵,共计投入人员20899人次,投入机械设备6342台班,投入应急资金共计2296万元。
一是强化工作部署。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此次台风防御工作,8月8日至今,共召开全系统视频会议1次、会商会3次,印发一系列通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就切实做好交通运输防御台风工作作出全面具体部署。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防台风工作机构,下设综合协调组、公路组、运输组、铁路机场组、水运组、城市交通组和地方海事组,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强化防御措施。台风过境期间,全省沿海台风区域内航线全部停航,所有船舶已进港或在安全水域锚泊避风。其中,停航省际客船25艘、国际货船8艘,陆岛运输船72艘,滨海旅游船舶685艘,施工船229艘,避风船900艘,码头靠泊505艘(拖轮)。沿海港口全部停止生产作业,港区内大型设备、集装箱堆场全部进行加固绑扎;内河渡运渡口全部停运;不能保障安全运行的客货运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线路全部停运;在建交通工程施工项目全部停工。全系统292支应急队伍、14931名应急人员、980台运输保障车辆全部上岗。
四是及时处置险情。加强对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及其桥梁隧道的巡查力度,多市出现树木倒伏,已及时清理。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运行情况基本正常,农村公路局部路段中断交通正在加紧抢通。
五是保障抗灾救灾物资运输畅通。省交通运输厅两次进行安排部署,要求重点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增派人员,疏导交通,对参与抢险救灾车辆给予快速放行。8月10日,对省应急厅紧急调拨运往潍坊、淄博、临沂等市的5批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免费放行;8月11日晚,对省防指从湖北紧急调往东平湖的大型多功能船的超限运输车辆,进入我省后沿途免费放行,并安排引导车做好交通保障。济宁市交通运输部门根据地方政府要求,分别将毛巾被、折叠床、折叠椅等救灾物资及时运抵灾区。东营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滞留在汽车站的92名旅客,紧急调用车辆运送归家。
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和这次会议精神,工作重点由防灾抗灾转为抢险保通及恢复重建。一是加紧抢通受损道路,特别是确保物资运输通道安全畅通。派出4个工作指导组,分赴受灾较重的市,指导交通运输抢险救灾工作。二是做好灾情统计及交通基础设施抢通保通及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资金支持。三是加强运力保障,根据省防指要求,及时提供运输救灾物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