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11-16 10:13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

成果登记号


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奥北路8号

2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西路576号

3

山东建筑大学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1000号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张宏庆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主持本项目申报、方案制定、实施与总结;负责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审核。

2

李洪印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冷补料的研制与工厂化生产。

3

姜海龙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添加剂的研制。

4

张文武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冷补沥青的研制与评价

5

刘鹏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添加剂的性能评价

6

王飞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负责冷补沥青的性能评价

7

王珊珊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和总结,参与冷补料的性能评价

8

毕玉峰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主持本项目申报、方案制定、实施与总结;负责冷补料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工厂化生产性能评价及关键技术研究。

9

耿立涛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沥青制备与性能评价。

10

丁婷婷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添加剂制备与性能评价。

11

任瑞波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性能评价与成果审核。

12

王卓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冷补料设计参数评价。

13

王立志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沥青的性能评价。

14

徐润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冷补料的性能评价。

15

徐茜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沥青的性能评价。

16

贾朝霞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沥青的性能评价。

17

刘伟

山东高速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冷补料的工厂化生产应用。

18

王鹏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工厂化生产应用。

19

徐强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室内性能评价。

20

周浩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室内性能评价。

21

张常勇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2

赵杰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3

王甲勇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4

宋杰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5

马川义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6

吴伟令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7

相诗尧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8

马汝杰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29

陈昊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参与施工指南编制。

30

韩洪超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设计。

31

魏雪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沥青的制备与评价。

32

叶庆凡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设计与评价。

33

李纳纳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添加剂的评价。

34

王丽艳

山东建筑大学

参与冷补料的设计与评价。

成果公报内容

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修复及时、安全便捷等性能优势,避免了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坑槽修补技术的材料和能源浪费、受施工季节限制的缺陷,符合道路养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目前,国内在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究与应用方面,面临着进口冷补料成本高昂、国产冷补料性能有待改善的问题。因此,本项目开展高性能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工作,项目基于冷补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功能需求,选择乙烯基类硅氧烷、不饱和脂肪酸、醇类润湿剂、偶氮类引发剂、链终止剂母液等材料,利用小型反应釜合成了高性能冷补沥青添加剂并完成了优选;在此基础上以轻质柴油与基质沥青的混融物作为液体冷补沥青的基础沥青,实现提高沥青流动性、补充油质、促进沥青与添加剂界面融合的目的;以合成的冷补沥青添加剂作为性能提升改性剂,与基质沥青进行混合,设计工艺制备了冷补沥青并基于黏度测试等宏微观性能分析,完成了实现冷补沥青的优选;进而基于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需求分析,提出了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建议级配并据此进行了多组CPAM-10、CPAM-13型冷补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性能评价,构建了其技术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与应用,形成了施工技术指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为:

(1)优选了乙烯基类硅氧烷、不饱和脂肪酸、醇类润湿剂等材料自主研发了经济耐久的高性能坑槽修补用冷补沥青混合料添加剂。

(2)确定了冷补沥青的优选配方及制备工艺,成功开发了高性能冷补沥青。进而基于冷补沥青混合料的功能特点提出了合理的级配范围,成功开发了高性能、低成本、可全天候施工的冷补沥青混合料。

(3)实现了冷补沥青及混合料的工厂化生产与工程应用,构建了冷补沥青及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编制了相应的施工指南。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姚占勇

山东大学

道路工程

 

2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工程

研究员

3

张爱勤

山东交通学院

道路工程

 

4

李君强

济南市道路桥梁管理服务中心

道路工程

研究员

5

张建民

山东高速路桥养护有限公司

道路工程

研究员

6

付建村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道路工程

研究员

7

汲  平

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道路工程

高级工程师

8

李玉彩

数据应用和收费结算中心

财务

高级会计师

9

王玉莉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财务

高级会计师

组织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公路学会

验收意见

2020年10月14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组织“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编号:2017B81)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针对当前道路坑槽修补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现状,利用室内及现场试验,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分析手段,开展了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 优选多种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通过合成工艺研发了高性能、环保型冷补沥青添加剂;

2. 提出了冷补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最优配比和制备工艺,开发了高性能、低成本、可全天候施工的冷补沥青混合料;

3. 构建了冷补沥青及冷补沥青混合料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三、项目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编制了《高性能坑槽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指南》。研究成果日兰高速G1511临沂段养护等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项目研究突破了进口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道路绿色养护理念,推动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促进道路养护行业的自主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根据项目财务报告列示情况,项目预算控制良好,支出总体合理。

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评价意见

2020年10月14日,山东公路学会在济南组织了“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研究成果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技术文件齐全,内容翔实,符合评价要求。

二、针对当前道路坑槽修补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现状,利用室内及现场试验,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分析手段,开展了高性能坑槽修复冷补沥青混合料研发与应用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 优选多种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通过合成工艺研发了高性能、环保型冷补沥青添加剂;

2. 提出了冷补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最优配比和制备工艺,开发了高性能、低成本、可全天候施工的冷补沥青混合料;

3. 构建了冷补沥青及冷补沥青混合料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三、研究成果在日兰高速G1511临沂段养护等工程中进行了成功应用。项目研究突破了进口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道路绿色养护理念,对推动道路养护技术的发展、促进道路养护行业的自主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议加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