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聚焦创城打造公路服务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0-07-13 15:56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今年以来,烟台市结合“公路服务品质提升年”活动,聚焦整治路域环境、强化文明服务、厚植核心价值观和深化公益宣传四个重点,全面对标、精准发力,倾力打造公路服务新名片,全力做好各项创城工作。

    一、以整治促提升,优化公路通行环境。坚持把路域环境整治作为创城工作重要措施,成立工作专班,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部署、统一工作标准,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整治普通国省道22条1655.1公里,打造“畅安舒美”文明通道。一是狠抓保洁整修。围绕清扫保洁、绿化修剪、路基整修、交通安全设施维护、路面病害处置、沿线环境整治等重点,高标准实施保洁整修工作,做到清扫范围无缝覆盖,路面坑槽当天发现、当天修复,公路路肩坚实、边坡稳定、边沟顺畅。截止目前,已累计清理路肩、边坡、边沟1200余公里,公路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做精绿化管护。加大城市出入口和普通国省道公路绿化美化力度,以“一年定型、两年见效、三年成景”为目标,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风景”的要求,抢抓有利时机,对公路沿线绿化苗木进行适度修剪、精细管护,对路树缺株现象及时补植,达到整齐、规范、美观、统一的标准,目前已修剪苗木28000余棵,补植各类苗木5600余株,实现公路绿化“360度无死角”,打造了公路文明生态廊道。三是强化路政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群众安全出行。集中整治建筑控制区范围集市贸易、违章建筑等;及时清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及时更新影响城市形象及破损的非公路标志,营造良好路域环境。加强与公安、交警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及时排查处置安全隐患,实现巡查全覆盖、隐患无死角。截至目前,已清除移动杆牌1000余块,整治集市贸易、摆摊设点、占道经营400余处,清理垃圾污染1500余方,查处漏撒车辆80余辆,整治非标300余块,制止违法施工30余次,辖区路域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以服务暖民心,创树公路文明形象。坚持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创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实绩履实行业职责。一是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组织路政人员和志愿者400余人次、流动宣传车240余台次,深入贸易市场、沿线建筑单位等宣传公路知识,方便公众了解法律法规,增强爱路护路意识。二是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送法上门”“集中宣传”等形式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00余人次,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三是数字助力提升服务水平。做好窗口文明服务的同时,依托“烟台公路”数字管理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发布道路出行信息60余条,及时为公众出行提供有效指导,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路”。

    三、以实践树新风,展现公路文明风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引导践行文明规范、弘扬时代新风。一是开展“学思践悟”主题活动。利用“云课堂”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知识;通过“道德讲堂”、线上学习答题、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强化教育引导,以典型榜样精神带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文明实践;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掀起争先创优工作热潮,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二是做好志愿服务。将“一路有爱”志愿服务、“双报到”工作与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进社区,开展走访慰问、公益宣传、卫生清扫、植绿护绿等志愿活动20余次,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有力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

     四、以宣传浓氛围,传播公路文明正气。对内,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烟台公路报》、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持续发布各类信息20余条,达到创城工作力度不减、热度不退。通过在主线道路张贴横幅120余幅,设置固定宣传牌100余块,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公路创城工作动态,利用公路沿线及收费站、公路驿站、路政大厅等窗口单位,开展创城公益宣传,营造了创建文明城市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