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公路巡查自动检测系统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烟台市芝罘区环山路196号 | ||||||||
2 | 山东智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烟台市莱山区红旗东路12号 | ||||||||
3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王正军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项目研究工作总负责人 | |||||||
2 | 李强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 |||||||
3 | 李志红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推动项目研究成果落地推广 | |||||||
4 | 杜豫川 |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技术负责人,主持数据采集识别技术优化、养护决策模型研究 | |||||||
5 | 王亚红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制定检测数据采集标准、参与养护决策模型 | |||||||
6 | 孙子龙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网络架构设计、信息安全 | |||||||
7 | 柳敬录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推动项目研究成果落地推广 | |||||||
8 | 王鸿遥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参与养护决策模型研究 | |||||||
9 | 李晓阳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软件研发负责人,参与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分析等工作 | |||||||
10 | 肖宇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样本数据标定 | |||||||
11 | 石黛霓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样本数据标定 | |||||||
12 | 李厚鸣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检测数据收集与整理 | |||||||
13 | 张鹏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检测数据收集与整理 | |||||||
成果公报内容 | ||||||||||
项目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边云结合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功率谱密度的平整度检测技术等手段,研发了一款轻量化的车载AI检测终端和公路巡查自动检测系统,实现公路路网的路面健康、路产设施完整性的全覆盖采集、快速识别和可视化展示,解决人工徒步巡查效率低、不安全、影响通行等问题。同时,将高频次检测数据与专业车检数据相融合,建立养护决策分析模型,对路网状况进行实时评价,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该成果创新点如下: 1.系统采用“边云结合”的架构体系,利用研发的轻量化车载AI检测终端采集路面平整度、表观图像、GPS等信息,进行标准化预处理后自动上传至云端数据库,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2.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路面病害识别技术,构建了统一化、标准化的高分辨率路面状况图像资源库,实现路面平整度及坑槽、裂缝等病害的自动标识、分类。 3.对标识标牌等设施完整性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提供数据报告和可视化展示。 4.依据状态数据、预测数据、气候、重载交通等多源数据,建立面向多元大数据的养护决策模型和路网养护资金最优分配模型。 5.实现等级公路路面健康指标的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和跟踪对比。 截止目前,系统已烟台国省干线公路管养工作中得到应用,进行多次公路巡检,累计采集8500公里路况数据,累计识别各类病害两万处,极大的提升了巡检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
1 | 高奎刚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数据应用和收费结算中心 | 交通工程/信息化 | 研究员 | ||||||
2 | 刘 伟 | 山东高速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设计咨询与施工管理 | 研究员 | ||||||
3 | 常玉涛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正高级工程师 | ||||||
4 | 车 法 | 淄博市交通建设发展中心 | 公路养护管理 | 研究员 | ||||||
5 | 赵之仲 | 山东交通学院 | 交通工程 | 副教授 | ||||||
6 | 李春良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造价管理 | 注册造价师 | ||||||
组织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服务中心 | ||||||||||
验收意见 | ||||||||||
2021年10月2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烟台组织了“公路巡查自动检测系统”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合同)确定的任务目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基于物联网、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边云结合的数据处理技术和功率谱密度的平整度检测技术,研发了高频次公路巡检系统,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实现路面病害的高频采集和快速识别,提高了识别准确性; 2.基于边云结合的系统架构,提出了前、后端协同处理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3.改进了集成GPS/北斗、惯导三模差分定位等技术的车载AI终端。 三、项目取得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成果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和验证,提高管养效率,降低人员工作强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根据项目财务报告列示情况,该项目经费使用合理,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验收专家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