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访谈>访谈实录

打造高质量“四好农村路”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1-11-30 11:26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主题:打造高质量“四好农村路”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

时间:2021年11月30日上午10:00


嘉宾:日照市交通运输局

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陈祥金


简介:近年来,日照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抓住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和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的重大机遇,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为目标,创新打造“路畅桥安景美、规范高效惠民”的农村幸福公路品牌。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438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0%;公路密度176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公路三级路以上比例达到62.65%,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86.5%。“出门石板巷,出村硬化路,全域公交车,畅安舒美绿”成为广大乡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星罗密布的“四好农村路”成为全市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一条条致富路、民心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日照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陈祥金,请他向大家介绍日照市打造高质量“四好农村路” 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有关情况。

陈祥金: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与大家见面,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日照市“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近年来,日照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抓住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和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的重大机遇,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为契机,创新打造了“路畅桥安景美、规范高效惠民”的农村幸福公路品牌,有力推动了农村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请简要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陈祥金:近年来,日照市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要求,以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市为契机,把创新作为加快农村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管养方式,创新运输模式,打造了“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日照样板”。2021年4月,日照市被授予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山东)“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单位。2021年11月,日照市作为山东省唯一地级市,被交通运输部公示为“全国‘四好农村路’市域示范创建突出单位”。

主持人:“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咱们日照市委、市政府是如何推进的?

陈祥金: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大盘子统筹谋划,与打好脱贫攻坚战一体推进。重点健全了“三项机制”:一是专班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4次就创建工作作出批示,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创建目标。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二是规划引领机制。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日照市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日照市落实交通强国试点“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确立了“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建设质量明显提升、管理养护全面加强、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的工作目标,逐项分解落实、挂图作战。三是现场观摩机制。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四好农村路”建设观摩会,通过亮剑、观摩,掀起比学热潮,提振信心决心。各区县党委、政府认真履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主体责任,坚持部门联动、合力推进,因地制宜、因路施策,全力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是前提,咱们在建设方面是如何开展的?

陈祥金:“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是第一位的。我们坚持示范引领,加快路网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和水平。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村级路网建设。开展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全市72%的建制村实现通达路面6米以上双车道公路。共完成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建设项目1800余公里,完成投资7.9亿元。所辖4个区县全部创建为山东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二是攻坚扶贫公路建设。突出莒北莲西、港西岚西北深度贫困区域,聚力开展扶贫公路建设。投资40多亿元,建成农村扶贫公路1100公里,打通群众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三是深耕“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2018—2020年全市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768公里,完成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834公里,完成投资超100亿元。四是聚力加快“户户通”建设。将农村交通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2019-2020年全市完成2140个建制村的“户户通”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0亿元。五莲县石场乡马家山庄村、叩官镇董家楼村入选山东省“十条最美街巷”。五是创新公路驿站建设。建设公路驿站30多处,集公交、物流、旅游、休闲、购物等功能于一体,发挥综合服务效益,增加沿线村集体经济收入,开辟了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模式。六是着力打造“日照幸福公路”品牌。实施农村公路通道连绿工程2000余公里,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错落有致、色彩丰富、简洁明快”的路域环境,成功打造了五莲齐鲁风情5号公路、山海旅游廊道、凤凰湖环湖公路、百里绿茶长廊、茶盐古道、银杏大道、莒鲁会盟致富路等一批农村旅游公路项目,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七是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活动。聘请专家教授,编制《日照市美丽农村路建设指南》和《日照市农村公路驿站建设标准》,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提供技术指南。2020年创建“美丽农村路”369公里,2021年计划创建“美丽农村路”300公里。

主持人:在“四好农村路”管理过程中,日照市有哪些亮点工作?

陈祥金:我们坚持试点先行,聚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一方面,把建章立制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争取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日照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办法》《日照市落实“交通强国”试点“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编制了《日照市幸福公路中长期规划》,将“四好农村路”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出台了“路长制”实施方案,按照“健全机构、明确责任、综合治理、考核实效”的工作要求,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农村公路三级“路长制”。组织机构采用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总路长+路长办”、乡镇和村委会“路长+专管员”管理体系,并探索创新“党建+路长制”工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化。开发日照市“四好农村路”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与“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相对应,分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大业务板块,融合路长制APP和“一码服务”小程序,目前平台系统已实现试运行。开展公路建设养护基础信息共享平台试点,按照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组织填报公路建养平台数据试点,形成公路建设和养护项目、资金投入和支出全过程信息链条,实现公路项目业务全流程综合管理,满足“十四五”时期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以奖代补”考核需要。

主持人:养护是推进“四好农村路”一体化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咱们是如何开展的?

陈祥金:我们注重养护模式改革,确保农村公路“养必见效”。具体工作中,将群众满意度和受益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作为衡量标准,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监督、市场化养护”的原则,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结合“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开展农村公路大中修专项行动,市级财政每年拿出435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648公里,解决了农村公路养护难、农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各区县因地制宜,创新养护模式。比如,东港区推进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保洁试点,引入第三方养护质量评价机制。五莲县创新农村公路养护模式,一是实行“建管养”一体化模式,确保10年不大修;二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由专业公司统一管养;三是一般乡道、村道全部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

主持人:运营好“四好农村路”,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咱们在运营上是怎么发力的?

陈祥金:把“四好农村路”运营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日常工作中,我们把提升农村公路运营服务能力作为深化改革的孵化器,着力打造便捷畅通的交通环境。一是率先完成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让群众走得更好。建立了市到县域“3元一票制”、县域内“2元一票制”的普惠制公交运营体系。同步规划建设城区、城镇、镇村三级公交网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出行需求。全市共有农村客运班线137条,农村客运车辆710台,座位数24800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二是完善城乡物流服务网,让货物运得更快。推广建设集农村客运、公路养护、交通执法、物流、电商、旅游、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站合一”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目前,已建成41个乡镇物流站,小件快运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打造了“岚流通”等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交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三是实施路产融合发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把自然、生态、文化、科技、产业元素融入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探索“公路+乡村振兴”“公路+脱贫攻坚”“公路+旅游富市”“公路+美丽乡村”等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打造绿色公路、平安公路、智慧公路、文化公路,创建一批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日照样板。

主持人:谢谢陈祥金副局长有关“四好农村路”的介绍!非常感谢陈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陈祥金: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