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服务区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 科技成果登记表

发布时间:2021-03-05 15:48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成果名称

山东高速服务区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

成果登记号


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奥西路 1 号银丰财富广

D

 

2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

科技园海棠路 5001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张秀惠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研究设计指导

 

2

 

来逢波

 

山东交通学院

总体方案设计及项目推进

 

3

 

陈旭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论证、调研

 

4

 

边晓明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论证、调研

 

5

 

韩冬青

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论证、调研

6

彭欣

山东交通学院

项目材料整理

7

魏兆珍

山东交通学院

项目资料整理

成果公报内容

 

一、成果研究开展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高速公路开始出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德国在 1932 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随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相继出现。日本、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及一些其它西欧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但是总体来讲,服务区内部的建筑布局与服务区周边的环境设计大致趋于一致,差别主要在不同的服务区具有不用的民族特色,其基本的服务区配置大致相同。我国由于高速公路发展较晚,并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于当前的标准规范体系, 大多是以参照发达国家进行标准制定,符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和人民群众需求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建设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本课题以心理学、建筑学、景观设计、交通经济学、交通运输学等多种理论基础为支撑,综合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和服务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为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管理问题提出一定对策。

二、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围绕高速公路服务区专业化、特色化和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山东高速集团高速服务区经营状况、交通流和消费特征等相关调研数据,系统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速公路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构建途径与基本模式;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全方位、多维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参数与模型;通过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发表相关论文3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科研奖励2项;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草案。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三、成果的社会经济意义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将我国高速公路及服务区发展现状与全球、欧美各国高速 公路以及服务区的发展进行对比,并对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以齐鲁交通服务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考察山东高速服务区概况, 通过对山东高速服务区 SWOT 分析,研究了山东高速服务区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和推广应用路径。相关研究成果在 G22 高速沂源服务区等 10 余对服务区进行了应用,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许峰

山东大学

区域经济学

教授

2

王旭科

山东财经大学

运输经济学

教授

3

高天真

山东省品牌评价标准化技

术委员会

机电一体化

研究员

4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船舶内燃机

研究员

5

李树彬

山东警察学院

智能交通系统

教授

6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投资经济

注册会计师

7

王玉莉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财务会计

高级会计师

组织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公路学会

验收意见

2020 年 9 月 26 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组织了“山东高速服务区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 符合验收要求。

二、项目组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和服务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创新点如下:

1. 通过细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体系指标,系统地提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体系;

2. 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化的构建思路和模式;

3. 基于“服务区+网络化”“服务区+智能化”“服务区+信息化”为代表的智慧服务区的发展模式,明确了智慧绿色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基本内涵、概念及基本构成。

三、项目组形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规范》地方标准送审稿,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3 本著作,发表 4 篇论文,获得了 2018 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

科研成果一等奖及 2019 年山东省国资系统研究成果优秀奖。

四、研究成果在 G22 高速沂源服务区等 10 余对服务区进行了应用,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根据财务报告列示情况,项目预算控制良好,支出总体合理。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评价意见

2020 年9 月26 日,山东公路学会在济南组织了“山东高速服务区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研究”成果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汇报, 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技术路线清晰,结论明确,符合评价要求。

二、项目组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等方法,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和服务标准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创新点如下:

1. 通过细化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体系指标,系统地提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体系;

2. 创新性地提出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化的构建思路和模式;

3. 基于“服务区+网络化”“服务区+智能化”“服务区+信息化”为代表的智慧服务区的发展模式,明确了智慧绿色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基本内涵、概念及基本构成。

三、研究成果在 G22 高速沂源服务区等 10 余对服务区进行了应用,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参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