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桥面板钢混组合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登记表

发布时间:2021-05-13 10:31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成果名称

装配式桥面板钢混组合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关键技术

成果登记号


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经十东路16111

2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3366

3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4677

4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海棠路5001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卢伟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总负责,主持完成本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具体实施,负责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与院校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作关系;负责项目配套经费的筹措;组织项目的成果总结、提炼和推广。

2

王凯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具体落实完成本课题研究各阶段计划,对撰写《钢箱梁大悬臂步履式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工法》及撰写《一种钢混组合梁桥构件运输、吊装施工便车》、《一种落梁施工用梁端辅助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3

张中标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参与编制本项目施工方案设计及报审工作;负责梁段拆解过程中合理划分梁段,梁段制作过程中胎膜线形的控制;主持本项目基础施工,临时支撑搭设,步履式千斤顶的安装调试,墩顶位置预拱高度的计算及控制;主持梁段吊装精度及拼接工作,对梁段顶推过程全程参与,并负责顶推过程中高程及线性的控制,保证了梁体顺利合拢。

4

董旭

山东交通学院

主要参与研发了一系列钢箱梁顶推施工辅助设备;建立了钢混组合连续箱梁负弯矩区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钢混组合箱梁变形协调分析方法,提出了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支点负弯矩的抗裂落梁设计方法;开展了负弯矩区钢混组合区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混组合结构整体及局部受力性能。

5

崔凤坤

山东交通学院

主要参与研发了一系列钢箱梁顶推施工辅助设备建立双向顶推大悬臂钢箱梁倾覆稳定可靠度评估模型,定量分析结构失效概率随施工过程的演变规律;建立钢混组合连续箱梁负弯矩区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钢混组合箱梁变形协调分析方法,提出了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桥支点负弯矩的抗裂落梁设计方法。

6

朱爱民

山东交通学院

项目开始阶段的调研论证,参加青兰高速南水北调干渠大桥双向顶推施工监测与精细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方案的制定及项目施工阶段现场监控调度控制,以及技术报告有关内容的材料写作等。

7

张志文

山东交通学院

参与项目施工过程的监控工作,包括线形控制、标高控制、温度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以及相关监控点位的选取和仪器的安装,对施工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监控,确定最不利截面的位置,确定最优合拢温度等,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结构的实测数据值与理论值吻合,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

成果公报内容

 

本项目针对钢箱梁大悬臂无导梁双向顶推合龙,施工经验少、安全风险大负弯矩区受力复杂可视化管理监控难度大、相关监测技术尚需完善等问题,开展大跨水源地大悬臂步履式顶推及合龙施工成套技术,施工期可靠度评估技术,装配式预制及现浇钢混组合箱梁负弯矩区受力性能,基于无人机航拍技术的施工过程管理三维建模技术,大悬臂顶推合龙施工全过程现场监测技术等研究工作,形成装配式桥面板钢混组合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关键技术,为今后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并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评价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田军祯

山东高速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

研究员

2

侯福金

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

土木工程

研究员

3

徐召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

研究员

4

王志辉

山东交通学院

桥梁结构

教授

5

耿立涛

山东建筑大学

道路工程

教授

6

辛公锋

山东高速创新研究院

桥梁工程、地基基础

研究员

7

韩海生

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桥梁工程

教授级高工

组织评价单位:山东公路学会

评价意见

2021423山东公路学会济南组织了“装配式桥面板钢混组合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内容完整、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组通过调研、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测试、工程验证等手段,对装配式桥面板钢混组合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提出了无导梁钢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工艺,研发了一整套钢箱梁顶推施工设备。

2. 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及三角模糊数法的钢箱梁双向顶推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概率等级和整体风险源等级的精准风险控制措施

3. 基于无人机扫描3D建模技术,构建了顶推施工过程控制三维模型,提高了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和线形监控效率

三、项目获得工法1项,发表论文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研究成果国高青兰线东阿界至聊城段南水北调干渠大桥等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无导梁钢箱梁大悬臂双向顶推合龙施工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