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首页 |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10941号建议的答复
李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智慧高速是通过构建及时准确的感知系统、快速安全的决策系统、即时广泛的管理服务系统,实现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智能、绿色发展,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出行的需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部署要求,我厅以智慧高速、智慧港口等为突破,积极探索5G、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快推动山东智慧交通发展。其中,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工程研究与实践已列入交通强国试点项目,为推动试点项目实施,我厅积极开展了有关工作。一是加强智慧高速顶层设计。结合山东高速公路全路网实际,通过分析智慧高速特点、内涵和发展趋势,按照“全天候通行、全路段感知、全过程管控”的建设定位,坚持“全国领先、远近结合、适度超前、先进实用、标准统一”的总原则,以人为本、以用为先、远近结合、以近为主,吸收国内外30余家科研、知名大学和高科技公司等单位的先进技术理念,研究项目技术方案和实施路径,开展智慧高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工作,切实做到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高速度建设、高起点应用。目前,正在组织编制《智慧交通发展战略》《智慧高速公路发展规划纲要》《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二是构建智慧高速运营管理体系。构建智能管服体系,建设多源全方位动态感知系统,搭建大数据支撑的路网云控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管控,协同发布出行服务信息,提高安全运营和公众服务水平。构建快速通行体系,降低隧道“侧壁效应”,消除进出口“黑白洞效应”,探索实现隧道的不降速通行,搭建隧道智慧管养平台,实现日常巡检及清洁养护自动化。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开发基于物联技术的协同管控系统,运用智能融冰除雪、雨夜反光、行车诱导、智慧锥桶等技术,实现恶劣天气主动安全防控、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及智能养护决策,提高安全运行保障及应急救援能力。三是夯实科技创新应用支撑。依托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山东高速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及济青中线、京台南段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探索5G、AI、北斗定位、数字孪生、车联网等前沿技术在智慧高速的应用,围绕先进交通技术、智能建造、路域安全与应急保障、高速自由行、车路协同等方向,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研发关键核心装备,形成交通运输科研高地、人才高地、产业转化高地,并将成熟产品和技术成果在示范项目中落地应用。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我厅已于2020年12月成立“智慧高速建设工作专班”,在厅交通强国试点暨强省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智慧高速试点工作机制和联络机制,实行一月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加快推进。同时,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聚集内外部优势资源,联合各方力量,协同高效推进智慧高速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高速建设,抢占智慧交通发展新的制高点。按照“科研+实施”的思路,以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科研项目为支撑,以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为基础,推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集成落地,加快济青中线、京台南段智慧高速公路示范项目落地实施,构建智能管服、快速通行、绿色节能、安全保障、车路协同五大体系,建设全国领先、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智慧高速示范路。同时编制山东省智慧高速建设技术指南,逐步构建智慧高速技术标准体系,为后续新建、改建高速公路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到2030年,全省智慧高速公路占比达到50%以上。
再次感谢您对我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1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