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应用赤泥关键技术及环保措施研究 科技成果登记表

作者:杜洪涛- 发布时间:2021-06-22 16:40 浏览次数:
分享到:

成果名称

公路工程应用赤泥关键技术及环保措施研究

成果登记号


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山东公路学会

济南市舜耕路17号

2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济南市舜耕路17号

3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济南市港西路1877号

4

山东大学

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5

淄博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淄博市共青团东路7号  

6

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齐桓路36号

7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经济开发区东泰路7号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杨永顺

山东公路学会

项目负责人

2

李英勇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技术负责人

3

马士杰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总体研究方案制定

4

曹卫东

山东大学

方案制定、材料设计

5

曹佩芝

淄博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工程实施协调

6

程可秀

济宁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工程实施协调

7

刘成海

山东公路学会

项目协调调度

8

宋  洋

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组织协调

9

刘树堂

山东大学

模型分析与验证

10

孙兆云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性能验证、报告撰写

11

黄  婷

济南金衢公路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研究应用协调

12

房立珠

山东公路学会

研究报告撰写

13

吴文娟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环保测试、分析

14

翟  栋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现场组织协调

15

李兆松

山东省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现场测试

16

孙  聪

淄博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现场组织协调

17

安  栋

山东泰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现场测试

18

夏全平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现场测试

19

朱昌理

菏泽市东明县交通运输局

现场组织协调

20

石  磊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实施

21

刘  宏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报告撰写

22

栗  波

山东交通学院

研究报告撰写

23

席国政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现场测试

24

张  磊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室内环保测试

25

李卓智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室内试验、资料编写

26

司青山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现场测试

27

孙振浩

山东大学

室内试验、资料编写

成果公报内容

 

本项目采用无机复合、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对拜耳法赤泥进行固化稳定处理,形成安全环保、工程性质良好的路用填筑材料,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底基层等结构部位的填筑,从而实现拜耳法赤泥的大规模化消耗与再生利用。

过室内试验、环保测试和实体项目检测等技术手段,得到稳定赤泥的工程、环保综合性能如下:

1. 有效提高拜耳法赤泥的力学性能和水稳定性,稳定赤泥的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浸水强度保证率大于80%CBR值达到50%以上。

2. 稳定赤泥混合料浸出液的总铬、六价铬等重金属的含量比赤泥原样有大幅度降低,达到地下水类标准,且pH值较赤泥原样降低5%~10%

3. 现场稳定赤泥路基材料取芯测试强度大于0.8MPa,稳定赤泥底基层材料取芯测试强度大于2.5MPa,道路结构整体模量和弯沉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项目研究成果解决了拜耳法赤泥在公路工程大规模应用过程中固化稳定材料选择、工程性能改良和环境风险控制等技术难题,以实体工程的关键质量控制、长期路用性能和环境跟踪监测等作为技术验证,对拜耳法赤泥在公路路基与底基层中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作用,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以及显著的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职务

1

黄颂昌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道路工程

首席道路工程师

2

蔡国军

东南大学

道路工程

教授

3

李  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道路工程

教授

4

郭宗杰

济南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道路工程

研究员

5

毕玉峰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道路工程

研究员

6

任瑞波

山东建筑大学

道路工程

教授

7

王同福

新宁高速项目办

道路工程

研究员

8

贾学军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财务

正高级会计师

9

孙  静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财务

高级会计师

组织评价(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公路学会

验收意见

202162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济南组织了公路工程应用赤泥关键技术及环保措施研究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齐全,内容完整,数据翔实,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项目组通过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实体项目验证技术手段,对拜耳法赤泥的稳定固化机理、施工关键技术和环境影响控制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从微观尺度揭示了无机复合材料和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赤泥的固化作用机理,研发了无机复合材料和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两种拜耳法赤泥固化技术。

2. 提出了降低赤泥碱性、抑制金属离子析出的复合稳定方法,研发了赤泥基材料的路域环境环保控制技术,满足了国家环保的相关要求。

3. 提出了稳定赤泥材料应用于不同层位的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要求,制定了稳定赤泥连续集中厂拌施工与控制标准。

三、项目研究成果获得授权专利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编制地方标准1部、发表论文6,成果G309青兰线周村段改建工程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四、根据项目财务报告列示情况,该项目经费使用合理符合相关要求

 

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评价意见

202162中国公路学会在济南主持召开了公路工程应用赤泥关键技术及环保措施研究项目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专家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讨论,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一、项目组提供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数据翔实,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要求。

二、项目组通过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实体项目验证技术手段,对拜耳法赤泥的稳定固化机理、施工关键技术和环境影响控制等开展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1. 从微观尺度揭示了无机复合材料和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赤泥的固化作用机理,研发了无机复合材料和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两种拜耳法赤泥固化技术。

2. 提出了降低赤泥碱性、抑制金属离子析出的复合稳定方法,研发了赤泥基材料的路域环境环保控制技术,满足了国家环保的相关要求。

3. 提出了稳定赤泥材料应用于不同层位的材料与结构一体化技术要求,制定了稳定赤泥连续集中厂拌施工与控制标准。

三、项目研究取得系列知识产权、编制了相关地方标准,成果在G309青兰线周村段改建工程等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社会、经济、环保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