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山东省潍坊市渤海路7369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尹斌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项目申报、撰写技术报告 | ||||||||
2 | 刘莲馥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撰写工作报告 | ||||||||
3 | 邴磊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编制试验方案 | ||||||||
4 | 姚英娜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试验前期准备 | ||||||||
5 | 刘志前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试验数据采集 | ||||||||
6 | 李学斌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施工过程指导 | ||||||||
7 | 王丹辉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 施工方案设计 | ||||||||
8 | 王秀林 | 济南通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应用推广 | ||||||||
9 | 张 晟 | 潍坊恒泰路桥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项目应用推广 | ||||||||
成果公报内容 | |||||||||||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结合透水混凝土发展现状,与适合循环利用的环保型再生骨料结合,通过对废弃建筑混凝土进行破碎加工生产的再生骨料为原材料,部分取代混凝土中的天然骨料,有助于解决“建筑垃圾围城”的问题,为建筑垃圾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寻找出路。 通过再生骨料掺加量调整、增强剂的加入等方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强度、透水性、耐久性等),对配合比进行优化,制备出集环保、节能等特点于一体的混凝土材料,符合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合实体工程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为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下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为后续的相应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 |||||||||||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 |||||||||||
序号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
1 | 姜军生 | 潍坊学院 | 机械工程 | 教授 | |||||||
2 | 杜洪香 | 潍坊职业学院 | 机械工程 | 教授 | |||||||
3 | 田志峰 | 潍坊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公路工程 | 工程技术研究员 | |||||||
4 | 聂兰启 | 山东红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 | 高级工程师 | |||||||
5 | 张振东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 车辆工程 | 教授 | |||||||
6 | 高明娟 | 山东新华会计师事务所 | 会计 | 注册会计师 | |||||||
组织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服务中心 | |||||||||||
验收(评价)意见 | |||||||||||
2021年6月19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潍坊市组织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日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本项目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式,开展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上配合比设计、透水性能、抗盐腐蚀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利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综合分析抗压、抗折、透水系数等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最住配合比,经过工程应用,确定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施工配比,开展抗盐腐蚀性能,拓展了应用方向。 2.建筑垃圾经处理后的再生骨料可用于透水混凝土骨料,合理步量不宜超过50%,强度、透水性、抗腐蚀性、耐久性等满足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要求。 三、项目应用情况:在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山东海洋科技大学一期,二期景观道路项目进行了应用,研究成果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为后续的相应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四、该项目经费使用合理,符合财务相关规定。 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