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正在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22年,我省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加快济郑高铁山东段、潍烟高铁、莱荣高铁等5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天津至潍坊段、雄商高铁、济滨高铁3个项目,力争开工京沪辅助通道潍坊至宿迁、青岛至京沪辅助通道2个项目,建成黄台联络线、济莱高铁2个项目,年底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400公里。
持续擦亮“山东的路”品牌。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密、扩容、增通道,加快推进临淄至临沂、京台高速济南至泰安段改扩建等13个在建项目,开工建设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临沂至滕州等17个、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建成济南至高青、沾化至临淄、濮阳至阳新高速菏泽段、济南至微山高速济宁新机场至枣菏高速段等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800公里。
【山东交通广播】为民便民利民,2021山东交通做了这些实事!
2021年,山东取消11处政府还贷普通路桥收费站,全省政府还贷普通路桥收费站全部停止收费。科学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严格执行高速公路通行费减免政策,累计减免通行费77.97亿元。联合省公安厅开展高速公路通行效率提升专项活动,对65个易拥堵收费站进行了重点整治。全面实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6市全部开通95128出租汽车约车服务。全省乡镇和建制村通公交率提升至93%,我省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首次达到5A级。获交通运输部认可的“三检合一”检验检测机构达到790家,居全国首位。坚决整治违规设置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自2020年10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拆除限高限宽设施7571处。
山东交通广播】智慧高速、智慧港口、182个高速服务区配套充电设备……2021山东智慧绿色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2021年,山东智慧高速建设取得突破,京台高速泰安至枣庄段成为全国最长智慧高速,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建设全线启动。智慧港口建设有力推进,省港口集团“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被列入省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首创干散货码头智能管控平台和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在青岛港上线运行,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日照港建成。鲁南高铁实现5G网络全覆盖,山东跨入全面“5G”高铁时代。坚决抓好交通运输领域生态环保,顺利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各项工作。国三及以下营运柴油货车淘汰25.6万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2万辆淘汰任务。全省7971艘内河运输船舶全部加装生活污水收集和智能监控装置。全省新增和更新的1839辆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超过70%。全省18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配套充电设施,共设置充电桩800余处。
【山东交通广播】点赞!山东这些交通运输在全国名列前茅
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在济南举行。2021年,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规模化、集约化效应加速显现,全省沿海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447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5.5%和8%,居全国第2位、第4位。山东海洋集团运力规模达到1385万载重吨,居全国第3位。扎实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全省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送量和沿海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20%,青岛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连续七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