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主题:着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 积极优化公交惠民政策
时间: 2022年12月9日上午
嘉宾: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党组书记、局长李运恒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了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运恒,请他向大家全面介绍济宁市着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有关情况。李局长,您好。
李运恒: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济宁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据了解,济宁市申报了“十四五”期间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结合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指导意见》,济宁市如何通过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李运恒: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十四五”期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申报工作以来,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实施方案》,重点从六个方面推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
一是制定济宁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公共交通规划,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定期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评估,确保规划执行到位。
二是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加快场站建设,新建1座航空综合客运枢纽、6处公交枢纽站等公交场站;推进港湾式停靠站建设和改造,新建70处港湾式停靠站,2025年底前具备条件的已建成公交停靠站,改造比例不低于50%。
三是健全公交保障政策。大力实施《济宁市公交投入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济宁城区公交和城际公交成本规制办法》,按时拨付公交运营补偿补贴资金,保障公交企业正常运营。出台《济宁市公交站台设施管理办法》《大型建筑公交场站配建指引》等文件,为公交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支撑。
四是保障公交路权优先。进一步完善公交专用道网络,在现有103公里公交专用道的基础上,新设30公里公交专用道,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到30%;严格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制定《设置标准和设计指引》,完善公交专用车道监控设施和标志标线系统,提升占用公交专用车道行为监管力度,推进公交专用道公共交通信号优先,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便捷度。
五是着力提升公交服务品质。提高适老化服务水平,新购公交车辆低地板及低入口车型占比不低于80%,加快无障碍站台建设和改造,占比增加1倍以上。聚焦群众需求,新增、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0条以上,大力发展特色公交,推广助学公交,济宁市内环高架以内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全部开通助学公交。升级完善公交企业智能调度系统,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设一卡通清分结算系统,济宁市主城区所有公交线路实现跨省市互联互通。持续开展“最美”系列选树活动,培育文明、诚信的从业氛围。
六是促进公交创新协调发展。建设涵盖公交、出租、网约车等运行状况监测和安全应急管理的交通行业管理平台,实现车辆监控、运营监管、数据分析、行业决策、应急指挥等一体化管理。进一步优化农村公交线网,提高农村公交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公交运营企业拓展业务,多元化发展,促进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六方面的工作,力促《指导意见》落地生根,保障国家公交都市建设任务如期完成,使济宁公交事业迈上新台阶!
主持人:《指导意见》中提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应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强政策扶持。请问,济宁市政府在公交优先发展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
李运恒:济宁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公交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交发展工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济宁城市公交服务能力和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编制《济宁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9-2035年)》《济宁市公交线网优化(2021-2030)》等13项公共交通发展相关规划和研究报告,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公共交通规划体系。同时,积极将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确保各规划之间相互协调衔接。
二是探索形成公交场站建设新模式。2016年,济宁市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济政办发〔2016〕9号),明确规定公交场站建设由所在地政府(管委会)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建成后移交给公交企业使用。意见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公交场站建设25处,占地300亩,实现了公交车辆100%进场率。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公交事业发展。2017 年,济宁开始实施公交企业成本规制管理,2020年、2021年分别出台了《济宁市城区公交和城际公交运营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济宁城区公交和城际公交成本规制办法》,财政补贴机制更加精准、高效。2017年至2021年,济宁财政共投入资金16.87亿元,用于公交运营亏损和政策性亏损补偿补贴,为公交企业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是全面实现市域公交一体化目标。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累计开通城际公交32条,实现了各县市区城际公交全通达,全市具备通行条件的6239个建制村全部开通了公交线路。目前济宁全市运营公交线路598条,运营总里程1.4万公里,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实现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
五是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车辆。2017年印发了《济宁市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的实施方案》,政府对企业购置纯电动公交车产生的费用进行全额补贴。目前,全市6712辆公交车全部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济宁城区公交车纯电动化100%,为打造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公交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地落实,努力使济宁公交服务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主持人:近年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城市公交客流量持续下降,但济宁市城区公交客流量仍然得到较大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济宁大力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鼓励群众绿色出行,请问,济宁为促进群众公交出行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运恒:虽然受疫情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市城市客流量有了较大下降,但济宁市城区客流量2021年已回升到2019年最高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济宁市实施早晚高峰免费乘车。2021年以来,为进一步鼓励市民选择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济宁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施“早晚高峰免费乘公交”政策。同时根据客流增长情况,指导公交运营企业在早晚高峰时段对部分线路加密班次,以应对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客流增长。2021年全年总客流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04.4%,2021年日均早晚高峰客流量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增长了108.2%,目前该政策已延续实施至2022年12月31日。
二是济宁市公交专用道建设持续提升,公交准点率和运行速度有了较大提高。近年来,借助城区主干道路升级改造的契机,我局通过与市住建、城管、交警部门等部门单位对接,先后在金宇路、洸河路、太白楼路、车站西路、建设路等城区主干道路中施划了公交专用道,公交准点率提升至96.5%,公交专用道车速平均达到23.5公里/小时。
三是济宁公交枢纽站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公交线网持续优化。近年来,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我局与市规划建设部门、各区政府管委会对接,先后建成了人民医院东院枢纽站、高铁北站公交枢纽站、荷花路公交枢纽站、杨柳国际新城公交微枢纽、奥特莱斯公交微枢纽等公交场站、微枢纽,为公交线网布局提供基础设施保障。在此基础上,指导市公交集团先后优化或开通1路、5路、9路、76路、303路、K85路、K87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持续扩大公交线网覆盖率,提高公交线网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群众出行更加方便,群众乘公交出行意愿进一步增强。
四是制定了《济宁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管理办法》,确保了城市公交运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强化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我局积极协调市财政部门,参照国内其他地市经验做法,出台《济宁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交企业成本核算,完善公交企业政府补贴机制,及时拨付补贴资金,保证了公交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主持人:谢谢李局长的详细解答!非常感谢李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李运恒: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