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图片新闻

省交通运输厅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港口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关情况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2-03-31 07:34 浏览次数:
分享到:

3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山东省2022年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高立平参加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港口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有关情况。

高立平介绍,目前全省沿海港口每日在港国际航行船舶60到70艘,“外防输入”风险和压力很大。面对疫情防控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内外部环境,省交通运输厅始终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一是抓住“两个关键”。即常态化防控和突发疫情应对处置。常态化疫情防控关键在“防”,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纵深防御,做到持久防、长效防;突发疫情应对处置关键在“快”,指导港口企业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最低代价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港口经营秩序。二是控制“三个风险”。通过电子化传递、非必要不交叉作业、封闭化管理等措施切断“人传人”途径;通过不接触作业、机械化替代、自动化消杀等措施控制“物传人”风险;通过高标准防护、高频次检测、消毒等措施严防“环境传人”漏洞。三是突出“六大重点”。紧紧围绕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冷链食品、非冷冻集装箱、进口散装冻鱼、国际邮件快递和中韩客滚班轮等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作业,指导港口企业采取岸方非必要不登轮、船方非必要不登陆、扩围加密核酸检测、建立集中监管仓、创新自动化半自动化装卸工艺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作业人员染疫风险。四是牢牢扭住“一个核心”。即高风险岗位作业人员专班管理,指导港口企业严格落实《港口及其一线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九版)》要求,我省沿海7个引航站、73个涉外港口企业,325个涉外作业码头,4150名港口高风险岗位人员全部落实封闭管理措施,集中住宿、集中出入、集中管理,相对隔离、隔天检测,严禁集中封闭期间未经审批同意、未采取防护措施私自外出,严禁在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冷链专舱等工作场所就餐、饮水、如厕,坚决堵塞防控漏洞,织密织牢“外防输入”防控网。当前,我省港口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平稳、可控,我们将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与其他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坚决守牢港口疫情防控前沿阵地,打好“外防输入”阻击战。

高立平介绍,港口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腹地经济,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节点,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通,都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全省甚至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造成影响。2021年我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47亿吨,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7.8亿吨,外贸货物达到9.95亿吨,居全国第一位。3月份以来,疫情给港口的集疏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省交通运输厅在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指导各市迅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港口保通保畅工作,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保公路畅通。本轮疫情以来,各地防控政策升级对口岸公路集疏运带来不利影响。我厅积极向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将港口进出口货物纳入“重点物资运输保障”范围,采用申领“通行证”方式保障正常通行,规定在对司乘人员体温检测正常、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健康码和行程码绿色、并持有《通行证》的基础上,不得要求在当地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同时,在进出港口主通道路口等场所设置核酸采样点,为司机提供便利服务。在此基础上,自3月25日起,将通行证申领方式,从现场办理转为网上办理,将纸质通行证改为电子通行证,极大提升了办理效率,确保公路运输畅通无阻。截至目前,我省港口主要港区公路集疏运逐日向好,基本恢复正常,港口场地货物周转稳定有序。二是保海运畅通。指导港口企业特别是省港口集团充分利用海上内支线,引导腹地企业采用“公转水”方式,将原来采用公路运输的货物转到海上支线。同时,继续充分发挥外贸航线“稳中求进”财政支持政策,一季度,预计吸引新增包括美西、美东、澳洲、非洲、东南亚等8条国际航线,为外贸企业增加运力和舱位,确保国际海运畅通,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三是保铁路畅通。综合施策,强化与铁路对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指导港口企业积极与铁路联合营销,为客户定制“公转铁”服务方案。一季度,成功开通“胶州上合示范区至青岛港”、“河南三门峡至青岛港”农资产品专列、打通日照港至成都青白江站海铁联运新通道,海铁联运预计完成箱量7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6%。通过以上措施,我省东联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总体畅通有序,为保供应链稳定、服务腹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