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图片新闻

省交通运输厅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城市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有关情况

发布时间:2022-04-10 18:56 浏览次数:

4月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办山东省2022年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三场,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司家军参加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城市公共交通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通保畅有关情况。

司家军介绍,为优化公共汽电车、地铁客运疫情防控措施,省交通运输厅要求各级各单位进一步严格落实防疫要求,加大防控力度,优化防控措施,全力保障社会公众安全健康出行。在客运场站和交通工具方面,加强对公交场站、办公场所的室内通风、日常清洁、消毒等防护措施,加大对封闭环境的公交首末站、地铁站消毒、通风强度,对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容易接触的区域和设施增加消杀频次;加强对座椅、扶手、门窗开关把手等关键部位消毒,对途径机场、港口码头、火车站、汽车站、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车辆加密消毒频次,每班次出行载客前进行预防性消毒,每天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深度消杀;做好公交车辆通风运行,在室外温度等条件适宜情况下,尤其是上下班高峰客流量较大时,实行开窗通风运行,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在乘车候车秩序方面,严格控制公交车辆、地铁载客率,合理调配公交运力,适当加密早晚高峰运行班次,减少公交、地铁站点人员聚集和车厢乘客密度;严格落实候车乘车秩序,上下车时要做到有序排队,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实行单向流动,避免拥挤。在乘车服务方面,要求驾驶员主动提醒并监督乘客上车扫描“场所码”登记,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距离;严格做好乘客体温检测、山东省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工作,无健康码、健康码非绿色或体温超过37.3℃的不得上车,14天内到达或途径省外重点地区的入鲁返鲁人员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等运用智能设备困难的群体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件登记、持纸质证明等替代措施。积极通过广播、视频、海报等开展卫生防护知识宣传,引导督促乘客自觉做好戴口罩、手卫生、“一米线”等防护措施。在出行保障方面,要求各市加强科学分析研判,按照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做好公共交通运行组织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和出行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由于疫情原因导致的公交、地铁线路临时调整、停运及恢复运行等情况,运营企业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避免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积极探索健康码与公交卡信息联动、健康码机具识别、行程信息验证等创新应用,提高乘车效率。

司家军介绍,在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从严从紧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全力做好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是加强政策措施保障。省交通运输厅提请省指挥部办公室出台多个关于做好疫情期间交通管控与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政策措施,对运输医疗防控物资、鲜活农产品、重点生产生活物资、能源物资、进出口物资、邮政快递等各类重点物资车辆,建立《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并要求各地强化公路疏堵保畅,保障持证重点物资运输车辆快速通行。二是优化流程方便办理。为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缩短时间、简化程序,方便企业和司机申请办证,省交通运输厅联合省公安厅开通了通行证全程网办电子证件平台渠道,可以通过“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交警”微信公众号,网上申请办理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网上申领的电子通行证具有全省统一编码,效力等同于纸质通行证,省内各地互认。全省各市《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已累计办理44万余张,其中电子通行证16.6万余张,目前单日网上办理已超过2.35万张,占办理总量的80%以上。三是妥善处理咨询诉求。省交通运输厅主动向社会公布了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应急运输服务保障电话,电话的具体信息可以在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或公众号查询。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应急运输保障专班,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接受重要物资应急运输保障政策咨询及问题反映,及时做好协调处理,省交通运输厅日均接听应急运输相关电话700余个。同时认真做好服务监督热线受理工单办理工作,近一周省交通运输厅累计办理涉及重点物资运输工单500余个,及时答复、积极协调处理运输企业及群众的咨询和诉求。四是全力做好协调保障。加强与兄弟省份对接协调,与相邻四省交通部门建立了跨省运输协调机制,逐步拓展到全国各省区市,加强双方省级运输车辆应急保障,协调解决跨省运输受阻相关问题。加强省直部门间协调联动,与省发改委、工信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粮食局、畜牧局、供销社、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协商建立了重点物资应急运输联系协调机制,全力保障各领域重点物资应急运输。

最后,司家军提醒相关企业、运输单位及司乘人员,一是要注意个人防护,做好健康管理;二是通过网络办理电子通行证时,请务必按照当地要求将相关证明材料一次性上传,避免多次提交,以免耽误行程。如果遇到重点物资运输受阻的情况,可以与交通运输部门联系,我们将积极协调,做好服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