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传统客运市场受到前所未有“压力”,来自高铁、飞机、私家车、拼车等多种出行方式的“争抢”,使传统客运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同时,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下,市场需求正在向个性化、多元化延伸,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适应时代发展,道路运输企业正朝着转型升级的道路大步迈进。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道路客运转型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要求,山东省各地市相继将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加快道路客运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一套山东“新客运”模式。
创新向前发展的脚步不停,交通必须先行。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济宁市交通行业围绕转型抓发展,围绕治理抓改革,围绕安全抓管理,围绕便民抓服务,积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智能的服务体系,踏出一条交通运输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转型创新升级之路。
打好政策组合拳 铺好转型升级路
济宁市坚持交通强国战略,强力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相继出台《关于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意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若干意见》、《公交投入和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济宁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管理办法》、《济宁市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道路客运配套政策,打出了一套政策支持的“组合拳”,为交通行业稳定经营及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对道路客运转型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推进集约化经营 融合转型升级路
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济宁市成立车辆收购改造工作小组,制定收购方案,确定补偿办法、收购主体,划定收购范围,引导济宁交运集团和济宁市公交集团按照划定的经营区域收购兼并小、散、弱企业和挂靠代理车辆。济宁交运集团收购兼并11家客运企业,收购客运班车1809辆,由原来濒临亏损的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型龙头客运企业;济宁市公交公司收购兼并6家公交企业,收购公交车263辆,由主城区单一公交运营企业,日益成为城市公交领军企业和公务出行标杆企业。
建立长效机制 打造转型升级路
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快城际客运向城际公交转变、城乡客运向城乡公交转变,全力构建城区、城际、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线路网络,济宁市共开通19条城际公交线路,512条城乡公交线路,全市具备条件的6233个建制村公交覆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城际公交”,在全国地级市城市中率先实现全域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大公交场站建设 完善转型升级路
为解决公交场站面积小、站点少的问题,济宁市交通运输局指导济宁交运集团建成9个集长途客运、公交和出租于一体的客运站,实现乘客出行“零距离换乘”;积极协调各区政府在主城区规划建设了9处公交枢纽站,建成后全部交由济宁公交公司无偿使用;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协调市财政局对每个新建农村公交站亭建设补助1万元,共新建农村公交站亭2930个。
引导绿色发展 布局转型升级路
紧紧抓住新能源车辆补贴的机遇,推动济宁市城市客运企业大规模购置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全市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6235辆,清洁能源和纯电动车占比100%,城区公交车纯电动化100%。在此基础上,试点推广了氢能源公交车,现运行氢能源车22辆,为打造高效便捷、绿色低碳的道路运输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强化智慧发展 蹚出转型升级路
强化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监测水平,以“济宁交通运输监管平台”为核心辐射覆盖全行业全过程。在城区公交车、城际公交车辆上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实现无线数据传输、自动报站、紧急报警等功能,对公交线路、站点、车辆位置、轨迹以及驾驶员的工作情况全程实时监测。积极推动重点交通运输企业与高科技企业强强合作,济宁交运集团联手杭州公交云和蚂蚁金服,成立了济宁城际城乡公交云数据中心,可全域感知济宁公众的出行需求,多维分析客流实时现状、优化客流运力匹配关系,实现智能排班、智能调度,大大提升了公共交通运行智能化水平,近期还开发使用了电子站牌二维码,实现线路车辆到站时间实时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