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城市地铁结构安全智能综合巡检技术及运营安全的智能监测研究及应用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5号 | ||||||
2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5号 | ||||||
3 |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5号 |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 | ||||||
5 | 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5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李 虎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审定与研究 | |||||
2 | 刘 洋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技术方案制定与技术实施 | |||||
3 | 张 伟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运营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分布式布里渊光纤布设方法研究 | |||||
4 | 李善花 | 济南黄河河务局济阳黄河河务局 | 负责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判别方法研究 | |||||
5 | 门燕青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负责基于高密度测点应变的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
6 | 韩 红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负责盾构隧道结构断面水平收敛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
7 | 黄永亮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研发轨道交通桥隧群超大规模感测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 |||||
8 | 张 康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构建运营盾构隧道的结构变形病害及监测指标 | |||||
9 | 殷 芳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研发轨道交通桥梁结构病害智能检测软件系统 | |||||
10 | 李 臣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盾构隧道结构测点应变与曲率转换关系建模 | |||||
11 | 韩 刚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地铁轨道结构状态诊断方法 | |||||
12 | 郭建民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基于数字化图像异常识别的桥梁/隧道结构裂缝检测算法 | |||||
13 | 王晓晖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纵向弯曲效应下盾构隧道结构附加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 | |||||
14 | 胡 爽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高密度测点应变与盾构隧道断面水平收敛变形转换算法 | |||||
15 | 曹玉鑫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提出具备超高定位精度的传感光纤钢轨布设方法 | |||||
16 | 周志宇 |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负责基于固定面阵相机的室内缩尺结构图像采集及处理试验 | |||||
17 | 赵双聪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 有限公司 | 负责运营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判别方法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 | |||||
18 | 赵志琳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 有限公司 | 负责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的工程实例验证 | |||||
19 | 李亚楠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 有限公司 | 负责盾构隧道结构断面水平收敛变形计算方法工程实例验证 | |||||
20 | 李 幸 | 山东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负责基于非固定无人机的室外足尺结构图像采集及处理试验 | |||||
成果公报内容 | ||||||||
采用理论研究、模型试验、现场监测与工程应用等方法,开展了城市地铁结构安全智能综合巡检技术、运营安全的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构建了盾构隧道结构测点应变与曲率的转换关系模型,建立了基于高密度断面曲率空间相关性的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判别算法,实现了盾构隧道结构沉降的有效判别; 2.提出了考虑纵向弯曲附加效应的盾构隧道结构附加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变形修正模型,可进行盾构隧道结构高密度测点沉降变形计算; 3.构建了盾构隧道多断面应变-收敛变形转换模型,提出了隧道结构多断面水平收敛变形计算方法,可进行盾构隧道多断面水平收敛变形监测; 4.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图像异常识别的桥梁/隧道结构裂缝检测算法,提升了裂缝病害监测中特征指标对于裂缝目标与背景区域的辨别能力,提高了裂缝监测的计算效率和裂缝识别的准确率。 | ||||||||
组织验收(评价)委员会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
1 | 邱立平 | 济南大学 | 市政工程 | 教授 | ||||
2 | 许 庚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市政工程 | 研究员 | ||||
3 | 刘 斌 | 山东大学 | 隧道与地下工程 | 教授 | ||||
4 | 王建光 | 济南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市政工程 | 研究员 | ||||
5 | 刘 锋 | 山东汇成名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市政工程 | 研究员 | ||||
6 | 李 晋 | 山东财经大学 | 会计学 | 副教授 | ||||
组织验收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管理服务中心 | ||||||||
验收意见 | ||||||||
2022年6月13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市组织了“城市地铁结构安全智能综合巡检技术及运营安全的智能监测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2019B09)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采用理论研究、模型试验、现场监测与工程应用等方法,开展了城市地铁结构安全智能综合巡检技术、运营安全的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 构建了盾构隧道结构测点应变与曲率的转换关系模型,建立了基于高密度断面曲率空间相关性的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判别算法,实现了盾构隧道结构沉降的有效判别; 2. 提出了考虑纵向弯曲附加效应的盾构隧道结构附加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技术的盾构隧道结构沉降变形修正模型,可进行盾构隧道结构高密度测点沉降变形计算; 3. 构建了盾构隧道多断面应变-收敛变形转换模型,提出了隧道结构多断面水平收敛变形计算方法,可进行盾构隧道多断面水平收敛变形监测; 4. 提出了基于数字化图像异常识别的桥梁/隧道结构裂缝检测算法,提升了裂缝病害监测中特征指标对于裂缝目标与背景区域的辨别能力,提高了裂缝监测的计算效率和裂缝识别的准确率。 三、项目成果在济南轨道交通等工程项目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根据项目财务列示情况,经费使用合理,符合财务验收要求。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