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时间:2022年9月20日
嘉宾: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党组书记、局长 宋明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明杰同志。请他向大家全面介绍青岛市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情况。宋局长,您好。
宋明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跟大家见面。首先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青岛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以及监督和帮助。值此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青岛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祝福!
主持人:2021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将青岛列入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青岛市由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跃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可以说,青岛交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青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举措有哪些?
宋明杰:好的,主持人。为做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我们印发了《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围绕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
一是在门户枢纽方面,加快提升海空双港整体能级,强化国际服务水平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培育国际化枢纽集群,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现代化机场群。
二是在区域辐射方面,发挥沿黄流域陆海内外联动和沿海对外开放区域优势,对接国家、区域主动脉,完善“三主三辅”的运输大通道(三主: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一、京藏走廊路径二、京哈走廊支线一。三辅:鲁中通道、鲁南通道、沿海通道),进一步拓展内陆腹地;优化主要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支撑全域统筹发展。
三是在综合服务方面,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发展,实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创新枢纽港站开发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四是在枢纽经济方面,打造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及临站经济新业态,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为枢纽建设赋能提效,实施绿色低碳枢纽发展新模式,加强人文枢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大任务由外及内、由基础设施到功能提升,统筹融合、相辅相成,与“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相互呼应,是一个有机整体。结合重点任务体系,我们坚持“做大增量”与“做优存量”相结合,进一步细化形成了38个在建、25个新开、28个前期、124个储备的项目,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梯次滚动推进的格局,确保实现到2035年构建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主持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工作是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决策部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攻坚行动相关情况。
宋明杰:好的,主持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其中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牵头统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我们承担了约占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总投资六分之一的建设任务。
我们围绕港口能力提升、机场运输保障、环胶州湾畅通、北岸城区承载力提高、上合示范区和自贸区配套完善、支撑平度、莱西发展,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以“补短板、疏瓶颈、强骨干、优衔接”为重点,2022-2024三年间,全市集中攻坚重大交通建设项目22个,加快构建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
公路方面,重点攻坚10个项目。2022-2024年,建成济青高速公路中线项目(潍坊至青岛段)、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项目、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项目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日界段)改扩建项目、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项目等4个项目。到2024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0公里,基本建成“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
铁路方面,重点攻坚4个项目。2022-2024年,建成潍坊至烟台铁路项目和莱西至荣成铁路项目;加快推进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董家口至沂水铁路项目。到2024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687公里,与长三角、京津冀、胶东经济圈主要城市分别实现4小时、3小时、1小时直达,加快构建国家沿海铁路重要枢纽。
港口方面,2022-2024年,重点攻坚建成山东液化天然气三期项目码头工程、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工程、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工程、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项目、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齐鲁富海原油库工程等6个项目。到2024年底,港口生产泊位125个,年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标准箱,成为青岛服务“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枢纽方面,2022-2024年,攻坚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成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工程项目,加快瑞昌路公交换乘枢纽建设,以及麦岛路等配建公交场站进度,解决区域线网优化基本条件, 结合地铁线路陆续开通持续优化公交线网,促进公交地铁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资源运行效率。到2024年底,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更加完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主持人: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是加快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宋局长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推进情况吗?
宋明杰:好的,主持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首先是交通一体化!目前,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已列入《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对完善山东半岛高速公路网布局、强化青岛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起点位于莱州市东的荣乌高速,在莱州市郭家店镇与平度市旧店镇交界处进入青岛市。青岛市境内高速公路主线起点位于莱州市郭家店镇与平度市旧店镇交界处,由北向南跨越平度、莱西、即墨三个区(市),终点与双埠立交衔接。项目全长119.4公里,其中青岛段长94公里。
目前,莱青高速已列入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及规划建设专班,构建起“统一指挥、挂图作战、专班推进、市区联动、条抓块统”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特许经营实施方案、投资人招标文件编制等各项前期工作。下一步,将依法开展项目投资人招标和前期手续办理,计划2023年年底前项目开工建设。
主持人:作为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的普通国省道快速化改造示范项目,咱们很多网友都很关注青岛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项目的建设进度,宋局长,请您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
宋明杰: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是《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高快速路网络体系中的“第六横轴”,也是胶东国际机场“4631”综合交通保障系统中的一条全天候地面快速通道,已列入山东省、青岛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重点项目。项目东起蓝谷核心区,西至胶东国际机场互通,规划预留远期衔接沈海高速并接入高密条件,全长48.48公里,估算总投资约228.75亿元,致力于打造山东首条、国内一流的智慧一级公路示范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和沿线区(市)政府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成熟一段、实施一段”原则,对G204大沽河桥、胶州段、墨城路段、即墨城阳段分段推进,实现了“节点工程快建设,先期工程重突破,首开工程先审批,主体工程强攻坚”的良好格局。目前,项目控制性节点工程国道204大沽河桥工程已于2021年4月开工,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计划2023年建成通车。项目胶州段已于2022年6月开工,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项目墨城路段已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征地拆迁,计划2022年9月底开工。项目城阳即墨段全长41公里,估算投资195亿元,目前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及前期主要专项支撑件办理工作,计划于9月底完成工可和初步设计批复,争取2022年底开工建设,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中心城区北部区域东西向高等级道路空白,强化大北岸城区东西向交通运输能力,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扩大城市发展格局,促进我市在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中更好发挥龙头作用。
主持人:听了宋局长的介绍,感觉非常振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任务的艰巨性。宋局长,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咱们主要通过哪些措施来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确保目标实现呢?
宋明杰:正如您所提出的,未来三年我们要攻坚的这22个项目,投资数额大、资源要素要求高,推进的难度非常大。为了加快项目推进,确保目标实现,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项目建设组织架构和指挥体系,成立市领导挂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指挥部,设立了“指挥部办公室—行业推进部—项目专班”三级组织架构,统一指挥、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调度、统一考核,顶格推进、挂图作战。发改、财政、交通、自然规划、园林和林业等相关部门和各区(市)政府,协同作战、集中攻坚。
二是统筹规划衔接。加强与“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交通强市实施方案等衔接;加强生态保障,实现交通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统筹集约发展。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制定《青岛市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投资界面划分指导意见》,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规范高效”的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将沈海高速改扩建、青兰高速改扩建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发改委备选项目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重大交通项目用地、用海等资源配置,依法依规加快项目审批工作。
四是创新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前置要件办理工作,推广容缺受理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工程进度,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提前3个月开工建设;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项目提前3个月完成初步设计批复。践行一线为先,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项目提前半月完成全部征迁任务,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项目在全省率先提出按照建设成熟情况试行建设手续“分段办理”,保障项目总体进度。
五是细化推进落实。建立“一台账三清单”,逐项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人,合理分解工作目标和任务,科学组织施工进度。实行“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双清单台账销号制度,加大统筹调度,加大督导考核,全面引领三年攻坚向纵深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锚定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担当,统筹规划、科学调度、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任务,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持人:谢谢宋局长的详细介绍!非常感谢宋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宋明杰: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