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发展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天辰路2177号联合财富广场5号楼 | ||||||||
2 | 河海大学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丁七成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方向指导 | |||||||
2 | 马杰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方向指导 | |||||||
3 | 刘韬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技术支撑 | |||||||
4 | 吴峰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港口数据分析 | |||||||
5 | 陈乾阳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港口数据分析 | |||||||
6 | 李莉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经济指标分析 | |||||||
7 | 梁文文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经济指标分析 | |||||||
8 | 范海文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多式联运分析 | |||||||
9 | 封学军 | 河海大学 | 理论创新、体系构建 | |||||||
10 | 雷智鹢 | 河海大学 | 方法支持、技术实现 | |||||||
11 | 蒋柳鹏 | 河海大学 | 方法支持、技术实现 | |||||||
12 | 范永娇 | 河海大学 | 数据分析、方法创新 | |||||||
13 | 许博 | 河海大学 | 网络优化、方法创新 | |||||||
14 | 丁之仪 | 河海大学 | 数据分析、方法创新 | |||||||
成果公报内容 | ||||||||||
“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发展研究针对山东省十七个地级市的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以陆海交通联动为对象,根据山东省海陆经济产业现状与交通建设现状,结合山东省交通发展规划,基于陆海统筹与系统优化理论,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开展“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研究,主要包括对山东省陆海交通系统现状分析、陆海交通联动耦合量化评估、海向运输分析、陆向集疏运网络仿真建模分析及山东省沿海港口在陆海联动中的发展策略等。 本研究提出了3种关于陆海交通系统耦合研究的方法,包括一种以耦合协调度为理论基础,以港口为重要节点,以地级市为主要对象的省域陆海交通联动协调能力评价方法;一种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度分布和港口吞吐量为具体指标的航运网络中航运枢纽地位能力评价方法;一种以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增量分配法为理论基础,以省域上下行集装箱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省域复杂路网运输配流仿真模型。这几种方法对于实现省域交通系统优化研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可推广应用。 | ||||||||||
验收(评价)专家名单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专业领域 | 职称 | ||||||
1 | 张焕军 |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 | 研究员 | |||||||
2 | 王继宏 |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 研究员 | |||||||
3 | 肖忠 | 天津大学 | 研究员 | |||||||
4 | 吴锋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教授级高工 | |||||||
5 | 邓永锋 | 东南大学 | 教授 | |||||||
6 | 孙丽 | 山东财经大学 | 副教授 | |||||||
7 | 裴国强 | 山东水运发展集团 | 高级工程师 | |||||||
8 | 王玉莉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财务 | 高级会计师 | ||||||
9 | 孙静 | 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 财务 | 高级会计师 | ||||||
组织验收、评价单位: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公路学会 | ||||||||||
验收意见 | ||||||||||
2022年8月17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济南组织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发展研究》项目验收工作。验收专家组(名单附后)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和财务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项目组提交的资料齐全,内容完整,完成了计划任务书确定的研究目标,符合验收要求。 二、本课题通过调研分析、数学建模、仿真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系统理论、供应链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和点轴理论,对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发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 提出了一种以耦合协调度为理论基础,以港口为重要节点,以地级市为主要对象的省域陆海交通联动协调能力评价方法,对山东省各地级市的陆海交通协调能力进行了客观评价。 2. 提出了一种以复杂网络为理论基础,度分布和港口吞吐量为具体指标的航运网络中航运枢纽地位能力评价方法,对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山东省港口群在“一带一路”航运网络中的地位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 3. 构建了一种以迪杰斯特拉算法和增量分配法为理论基础,以省域上下行集装箱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省域复杂路网运输配流仿真模型,通过构建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多目标广义物流成本,实现了山东陆海联运网络优化。 三、项目编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山东省陆海交通联动发展研究》报告,发表论文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研究成果对山东省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根据项目财务报告列示情况,该项目经费使用符合相关规定,预算控制良好。
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
| ||||||||||
评价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