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推进行动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十五项推进行动之一。2022年,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我省积极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克服疫情冲击等不利影响,纵深推进一体化改革,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畅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提速升级。一是畅通循环,综合枢纽功能持续放大。依托山东区位优势,落实新增航线补贴政策,发力提升海向通达度、陆向辐射度。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327条,其中外贸航线233条,数量和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内陆港达到32个、海铁联运班列达到82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300万标箱,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更加稳固。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8.9亿吨,同比增长6.1%,首次跃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其中,青岛港吞吐量达到6.58亿吨,集装箱量跃居世界第五;日照港、烟台港吞吐量分别突破5亿吨、4亿吨,我省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3个超4亿吨港口的省份。二是加大投资,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机遇期,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加强调度督导,圆满完成全年337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其中,青岛港北三突堤5-6#泊位等4个泊位竣工投产,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200万吨/年;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山东液化天然气(LNG)项目三期工程等一批大型专业泊位工程基本完工;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码头工程、烟台港龙口港区南作业区航道工程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三是自主创新,智慧港口建设持续加力。坚持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实现关键技术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第九次刷新世界纪录。智慧大脑、云生态平台等一批智慧港口应用系统投入应用。青岛、日照、烟台等5个港区传统大宗散货码头完成全流程作业自动化升级。智慧港口试点作为交通强国试点任务之一,已完成省级自评估,拟报部正式验收。四是转型发展,环保低碳“生态圈”加快形成。建成全国首个港口加氢站、2座集卡自动换电站、1座LNG加气站,首创桥吊柔性光伏发电,建成加快全国沿海港口首座焦炭“散改集”封闭舱。推动渤海湾省际客滚运输岸电使用常态化,全省17个泊位完成岸电设施建设改造并投入使用,17艘客(货)滚船舶完成受电设施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