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山东”推进行动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十五项推进行动之一。2022年,围绕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我省充分发挥省铁路建设专项小组职能作用,成立高铁重点工程专班指挥部,建立“日调度、周督导、月通报”机制,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路地一体协同,聚力攻坚难点堵点问题,铁路建设全面提速,运营管理全面提质。全年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72亿元,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46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446公里,稳居全国前列。
高速铁路建设跑出山东速度。雄商、津潍、济滨3条高铁开工建设,是山东高铁建设史上开工数量最多、建设里程最长的一年;津潍、济滨高铁实现“当年批复、当年开工”,创造了高铁建设山东速度。黄东联络线开通运营,实现济南西、济南、济南东三大火车站互联互通,济南站至济南东站最快运行时间由47分钟缩短至17分钟,济南站至青岛北站最快运行时间由2小时18分钟缩短至1小时45分钟;济莱高铁开通运营,成为国内首条市域高铁,济南至莱芜最快运行时间缩短至42分钟,莱芜区、钢城区至济南主城区实现高铁直接通达。济郑、莱荣、潍烟3条在建高铁加速冲刺,今明两年将陆续通车运营,“八纵六横”高速铁路网将再添新通道。山东高铁建管模式试点经验在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介绍。
普速铁路建设树立山东标杆。大莱龙铁路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开通运营,“四纵四横”货运铁路网全部实现电气化。淄博至博山铁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成为我省首条利用既有铁路改造的市域铁路,创造了路地合作建设新范例。滨州邹平货运铁路、日照岚山疏港铁路等11条铁路专用线建成运营,为打通公转铁“最后一公里”、畅通铁水“微循环”、打造多式联运山东示范提供有力保障。
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打造山东样板。高标准推进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全年挂牌督办重点问题1037个,拆除铁路道口28处、改造提升857处,建成6000余处重点路段监控设施,铁路沿线重点隐患全部消除,被上海铁路监管局通报表扬。实现公安、交通、海事、铁路应急联动和险情处置快速响应,创新“双段长+网格员”、双段长“三见”、“环境治理公益岗”等治理机制,被国铁集团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济南、青岛、淄博、威海、泰安、临沂等市投入资金7.6亿元,以海、河、山、林、城为主题,高质量创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段122.6公里,实现路地共治共赢、共建共享,打造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山东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