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政通人和,路通业兴。一条条蜿蜒交织的农村公路,沟通了广袤城乡,更串联起机遇与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长清区城乡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四好”目标,抢抓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农村公路提升改造计划”建设机遇,积极争取界马路即“齐鲁8号风情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项目,全力打造农村公路建设亮点工程。为方便周边群众出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长清区发展全域旅游发挥了巨大作用。
界马路是长清区乡级道路,2004年实施路面硬化,连接了凤凰岭、齐长城、马套将军山等风景区,是长清区旅游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旅游车辆增多,加上道路使用年限较长,部分路段路面出现裂缝、破损,不仅影响了沿线村民出行,还制约了当地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为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区交通运输局把界马路改造提升项目纳入重点工作计划,联合万德街道,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协调联动,积极向上争取“齐鲁8号风情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对界马路道路进行提升改造。该项目全长7.65公里,投资约520余万元,实现了沥青全面摊铺。为保证游客有更好的行驶体验,对道路的压平采用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切实提高了界马路的美观程度,保证了道路质量,延长了使用年限。焕然一新的界马路将沿线5村的自然生态、民俗风情、旅游产业串珠成线,成为长清区内又一靓丽风景线。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建好不易,管理养护好更难。为了营造安全美观的通行环境,更好地服务全域旅游发展,区交通运输局在界马路路面提升完成的同时,全面排查道路沿线两侧路域环境,对两侧破损防撞墙进行修缮、更换和美化,在沿途节点划设停车位,安装路灯,提升绿化景观效果,切实让路域品质“高”起来,群众出行体验“优”起来,道路风景“美”起来。
为更好地推动我区旅游业的发展,长清区以界马路为主线,以灵岩寺、马套将军山风景区、齐长城遗址、凤凰岭等景区为着力点,打造了赏花采摘、美食休闲、民宿度假为主的三大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提升以历史古迹、自然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区。同时,长清区根据不同旅游资源特征,注重差异化发展,突出体现乡村环境特色、建筑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形成“一村一品”,增强了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探索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新方式,让旅游成为当地助农富民的支柱产业、美好生活的幸福产业。对此,群众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之前界马路路面破损严重,因为路不好走,许多游客都不愿意来。经过改造后的界马路不仅平顺宽敞,更让沿线景点串成线、连成片。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来观光旅游的人翻了好几倍,我的收入也跟着涨了好几倍。”马套将军山景区附近的民宿经营者笑着说。
一条大道,串起沿路风景,引来四方游客。界马路的华丽转身,正是长清区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长清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以界马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已成为农村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的重要载体。
农因路而强,村因路而美,民因路而富。下一步,长清区将继续加大“真金白银”投入,推进农村公路与沿线配套设施、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一体化建设,真正实现修好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