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农村公路是联系城乡、服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临清市创新“农村公路+”发展新模式,创树“乐道临风”公路品牌,有效带动了沿线周边乡村产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大早,临清市尚店镇司洼村党支部书记祝维星就在大棚里忙活起来。眼下,正是平菇菌包制作投放的时间,每天大约有4万支菌包投放大棚。祝维星说,装上菌包以后,一季平菇的产量大约在100万斤,平均卖一块五一斤,总的收入能达到150万元。但是,在过去,因为交通运输不便,能让平菇走出家门都不是件容易事。
为带动平菇产业发展,尚店镇对司洼村村外的南环路进行彻底整修,架起了种植基地与菌种培育的联通路线,实现了菌种培育发酵、菌包装袋入棚、平菇采摘、物流运输全产业链闭环发展。
临清市尚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齐观达告诉记者,这条路全长大概一公里,就是为了这个村修了一条这个南环路,把整个产业串起来,把尚店镇菌菇小镇的品牌做起来。有了便利的交通,司洼村的平菇不仅卖了出去,而且实现了大棚的菌菇轮作,为老百姓又增加了一季收入。
目前,司洼村已建成省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年产平菇4000吨左右,年产值超1200万元。借助“四好农村路”的修建,司洼村平菇远销河南商丘及东北地区,最远出口到欧洲。
每一条农村公路都有它独有的风景,在临清,“农村公路➕特色风情”完美融合,创新推出了“乐道临风”农村公路建设主题,138.5公里的“乐道临风”农村公路大环线,串联起了12个镇街127个村,实现了从交通线向风景线、产业线的多元转变。
“我们牢固树立“农村公路+”发展理念,今年创树“乐道临风”公路品牌,“乐道临风”这个“道”就是代表农村公路的意思,往上延伸代表蒸蒸日上的意思,更加形象地把农村公路植入到老百姓心目中。”临清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长芳这样说。
临清市魏湾镇李圈村红色资源丰富,为充分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今年7月,魏烟路魏湾镇路段修建完成,这个国庆假期,这里迎来一波又一波研学教育的游客。临清市魏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庞书明告诉记者,魏烟路魏湾镇辖区又称红色传承路,长11.5公里,依托魏湾镇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魏湾镇农村路网建设,把李圈村革命旧址遗迹、贡砖文化传播基地、海棠园自然风光等串珠成线、连线成面。
在魏烟路的带动下,魏湾镇又投资360万元,在清平县委原址上修建了党史纪念馆,成为红色旅游“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5万人次,全镇年旅游收入超百万元。
临清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长芳说,广大群众从“好走了”到“走美了”,从“货难运”到“畅通达”,自2020年起,临清市利用三年时间全力攻坚,新建和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覆盖了全市十六镇街的所有行政村。下一步临清市将以更加自觉、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力推动“农村公路+”模式,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贡献临清力量。
来源: 山东三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