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访谈>访谈实录

滨州市聚焦“四港联动 四网联通”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信息来源:政策研究室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3-11-14 08:44 浏览次数:
分享到:

主题:滨州市聚焦“四港联动 四网联通”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时间:2023年11月8日

嘉宾: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邹继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邹继刚,请他为大家全面介绍滨州市聚焦“四港联动 四网联通”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有关情况。邹局长,您好。

邹继刚: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省厅网站提供此次与大家互动交流的机会。首先,我代表滨州市交通运输局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滨州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近年来,滨州市聚焦“四港联动 四网联通”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邹局长,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邹继刚:近年来,滨州市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富强滨州 交通先行”工作定位,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以“四港联动、四网联通”攻坚交通发展,倾力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高铁、机场破题开局,高速、港口做优做强,“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港口机场立体联动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铁路网”不断完善。聚力打造“轨道上的滨州”,加快推进高速铁路、货运铁路建设,全市建成铁路19条。济青高铁建成通车,津维高铁、济滨高铁全面开工,加速推进,滨州阔步迈入“高铁时代”。货运铁路发展迅速,有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其中,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入选交通强国“标志性工程”,7月4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小鹏来滨,现场调研邹平货运铁路专用线建设运营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泊港铁路成功开办货物直通运输业务。

“公路网”持续升级。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645公里。建成高速公路8条、491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条。主城区已形成东接沾临、西通长深、北联东吕、南达高广的“高速环城”发展格局,实现了“县县双高速”。普通国省道通达提升,建成国道8条、省道11条,总里程达998公里,G228丹东线等国省道新改建工程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建成农村公路16155公里,畅通了交通运输“微循环”。

“水运网”日益畅通。深入实施“四港联动”发展战略,滨州港海港港区、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内河港小清河港协调联动,推动实现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目前,港口建设已完成投资近200亿元,滨州港东、西两条防波堤及3万吨级航道建成通航,5万吨级航道和防波挡砂堤工程开工在即。全市生产经营性泊位达到52个,港口吞吐能力连年攀升。小清河在断航25年后重新载货通航。

“航空网”加快补齐。大高通用机场开通滨州—北京、“环鲁飞”等短途运输航线,民用机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滨州正式拉开航空时代帷幕。

主持人:上个月,2023年“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滨州成功举办,请问滨州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邹继刚:近年来,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滨州市着力打造城乡公交一体化、绿色公交、特色服务、个性化出行等具有滨州特色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了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百姓生活更加舒畅幸福、交通运输企业做强做优的共赢局面,引导广大群众“在滨州 知滨州 爱滨州 建滨州”,让交通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

一是城乡公交更加优化。近年来,滨州公交线路不断优化,班次密度不断增大,让市民充分实现了“少换乘、零换乘”,提升了群众出行的便捷度。深入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战略,全市共开通各类公交线路173条,投入运营车辆2468部,构建了城际、城区、城乡、镇村四级公交网络。公交线路全面覆盖全市92个乡镇,5272个建制村,通达里程达9960公里,通达率达100%,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绿色低碳的全域公交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二是客货邮实现融合发展。滨州交通牢固树立“快递进村惠民生、物流出村促振兴”的发展理念,依托“市县乡村”高效衔接的四级公交网络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在节点网络共建、公交线路共用、运力资源共享、各方共赢上融合发展,全面构筑起村村覆盖、协调联动、深度融合的客货邮发展格局,统筹解决了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等三个“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了“公交开到家门口、快递送到热炕头”。无棣县、惠民县、阳信县先后成功入选“山东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同时,坚持不断探索,改革创新,积极打造客货邮标准化发展模式,以“小快递”撬动“大融合”,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交通服务更加暖心。交通惠民工程持续实施。坚持交通为民工作理念,持续深入推进免通行费、降公交费、特殊群体免乘车费和部分区域免乘车费等交通惠民政策。2021年实施以来,累计筹集资金1.38亿元,年惠及乘客1600余万人次,群众出行满意度显著提升。多元经营助力持续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定制客运业务,为广大乘客提供了“门到门”个性化、高品质的出行服务。目前,共有车辆143部,开通线路7条。开通城际公交医疗健康专线、非急救转运等线路,创新构建“交通+医疗+康养”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水平。合作签约的滨州公交TOD“车小镇”项目,以城区城乡城际公交换乘、衔接高铁的综合公交枢纽为基础,致力打造集汽车展销、休闲娱乐、公交换乘、车辆停保、社区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激发产业活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绿色宜居环境。聚焦落实“双碳”战略目标,科学系统推进运力改造,全市公交车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占比达100%。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运输企业推广应用新能源货车,在全省率先启动纯电动卡车绿色运输试点项目,在公铁接驳运输、区域专线运输、城区渣土运输等领域积极推广,切实解决了公路运输排放污染问题,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了落实“双碳”战略目标,请问滨州在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邹继刚:近年来,滨州加快“公转铁”“公转水”步伐,泊港铁路实现“并网直通”,7月14日,市政府与国铁济南局战略合作签约,举行泊港铁路货物直通运输发车仪式。截至目前,泊港铁路已向新疆、云南发运氧化铝、煅烧炭等大宗货物23列、690车、1380箱、38694吨。全力推进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今年7月,小清河实现载货通航,正式开启河海联运物流新模式。积极构建多式联运发展格局。推进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相继开通“滨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滨海欧”海铁联运班列。我市京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提报的“通欧亚、连内陆”多通道智慧创新海铁公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全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名单,位列第一名。铁路、港口运能持续提升,认真开展需求调研,坚持问计于企、问需于企,推动运能持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完成铁路货运量1243.8万吨、港口吞吐量37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8%、4.4%。

主持人:聚焦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目标,下一步,滨州交通将从哪些方面努力?

邹继刚: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未来,我们将坚持稳中有进、适度超前的原则,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为总遵循,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谋划推动交通发展,形成“跳出交通看交通”的发展思路,积极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主轴和省内交通主骨架,加快构建“三横两纵”五大市域交通运输通道,着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抢抓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超1000亿元。“十四五”末,滨州将全面构筑起“两横一纵”高铁网、“四横三纵一环”高速网、“一港一河四港区”水运网、“客货并举”航空网。

二是抢抓交通转型发展。聚焦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以运输结构调整为导向,加快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鼓励、支持、引导骨干企业争先创优,扎实有序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坚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引领交通运输现代化,推进大数据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加快整合交通系统现有分散的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建立集行业风险监测、综合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响应功能于一体的交通运输应急指挥平台。

三是抢抓助企惠民落实。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责任导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调研服务,强化过程管控,最大限度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落实政策。坚持“交通为民”,在提升品质、优化服务、改善环境上下功夫、出实招,着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

滨州交通将锚定交通强国建设总航标,抓好项目支撑,强化服务保障,倾力打造综合立体、便民惠民、管理规范、货畅其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让交通网络更加通畅,让运输服务更加便捷,让群众出行更加美好!

主持人:谢谢邹局长的详细解答!非常感谢邹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邹继刚: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

信息来源: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