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主题: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
时间:2023年12月1日
嘉宾: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请他为大家介绍青岛市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方面的工作举措。路局长,您好。
路玉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青岛市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监督帮助。
主持人:路局长,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青岛都有哪些“大动作”?
路玉军:青岛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山东乃至全国开放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党中央先后赋予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RCEP经贸合作示范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枢纽海港等国之重任。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独特区位优势,持续壮大以筑路架桥、轨道交通、船舶制造、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加快推动青岛综合交通运输和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交通强国建设的“青岛样板”。
一是高规格成立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部署要求,参照省级工作机制,印发《关于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工作机制组成人员名单 主要职责和工作制度的通知》(青交示范机制发〔2022〕1号),成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工作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统筹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相关工作,形成“全市一盘棋”,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高质量编制《青岛行动方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行动方案》(青交示范机制发〔2022〕2号),在贯彻省方案“十五大推进行动”的同时,突出青岛特色,设置枢纽经济示范区、上合国际枢纽港等2个特色行动,形成16个推进行动、29个发展目标、110个重点项目、79个储备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三是高标准推进交通强国试点。积极探索创新,在交通运输部批复的轨道交通、多式联运、智慧交通3个交通强国试点基础上,开展好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试点任务,高标准申报省级试点,在上合国际枢纽港、轨道交通BIM数字孪生、“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等5个方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并全部获得批复,全面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
主持人:听了路局长的介绍,我们对青岛先行区的建设思路有了初步的了解。刚才您提到了《青岛行动方案》中明确了一系列的行动、目标等,能否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
路玉军:《青岛行动方案》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为总目标,到2025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初步建成开放互联、便捷顺畅、智慧创新、绿色生态、安全可靠、治理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标杆。远期展望到2035年,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交通强国全国示范。共设置十六项行动,具体来说:
一是实施国际枢纽海港推进行动,推动山东液化天然气(LNG)三期项目码头等15个项目建设。二是实施国际航空枢纽推进行动,推动莱西通用机场等8个项目建设。三是实施“轨道上的胶东经济圈”推进行动,推动潍烟铁路等9个项目建设。四是实施干线公路标杆推进行动,推动莱青高速等13个项目建设。五是实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推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等5个项目建设。六是实施高质量枢纽经济示范区推进行动,推动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发建设等8个项目建设。七是实施国际水准公交都市推进行动,推动地铁6号线等13个项目建设。八是实施上合示范区国际超级港交通推进行动,推动山东港口智慧物流中心等5个项目建设。九是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进行动,海尔跨境智慧物流配套供应链项目等6个项目建设。十是实施黄河流域便捷出海通道推动行动,推动构建沿黄流域陆海联动的内陆港体系等4个项目建设。十一是实施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推进行动,推动开展多式联运国际中转集拼试点等4个项目建设。十二是实施轨道交通产业推进行动,推动高速磁浮试制中心实验室平台等3个项目建设。十三是实施智慧交通建设推进行动,推动出行即服务(MaaS)场景应用等6个项目建设。十四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行动,推动绿色公路示范创建等5个项目建设。十五是实施平安百年品质工程推进行动,推动中北通道“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示范工程等2个项目建设。十六是实施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推进行动,推动“全咨+代建”新型项目管理体制等4个项目建设。
主持人:试点项目可以说是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的有益探索。路局长,青岛市是怎样构建交通强国试点体系的呢?
路玉军:青岛市围绕“互联互通、创新引领、转型发展”三大方向,形成了“3+5”国家、省级试点体系,在打造一流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发展、智慧交通建设等三个国家级试点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取得阶段性成果。上合国际枢纽港、轨道交通BIM数字孪生、“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智能化管养、普通国省道高质量发展等5个省级试点正有序推进。今年7月份,青岛市承办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现场观摩会,交通运输部及全国各省厅领导来青考察,深入指导青岛交通强国建设工作,高度肯定了青岛市交通强国试点工作。
一是三个国家级试点成果显著。完成新一代400公里高速可变轨距列车核心系统——1435mm/1520mm变轨距转向架样机试制,成功突破国产化高速轴承卡脖子技术瓶颈。世界首套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下线。累计开通国内外中欧班列线路30条,国际上可通达23个“一带一路”及上合组织国家的54个城市。全面构建青岛市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出行即服务(MaaS)实验室内研究成果加速转化,建设胶东国际机场GTC智慧管理系统,全面推进视频AI分析技术在GTC楼内的应用。
二是省级试点加快推进。集中签约上合国际枢纽港核心项目中国物流集团战略合作等项目,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班列+经贸+跨境电商+供应链”的中欧班列生态体系建设。青岛地铁运营期BIM模型构建进展顺利,持续打通系统间数据壁垒。规划建设交旅融合示范区,打造“公路+”示范路。加速配备AR/VR全景指挥子系统、交通参数采集系统、车载式养护巡查子系统、道路环境感知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等,为公路管理养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探索普通国省道智慧化建设技术、国省干线公路路面高韧长寿命化改造技术、高性能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技术等“三大技术”,形成针对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结构维修与重建的成套技术体系。
主持人:路局长,为全力推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青岛市都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呢?
路玉军:为保障青岛先行区加快推进,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围绕部、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定位等相关部署,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全面保障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工作机制”顶格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和责任落实,形成“全市一盘棋”,统筹推进交通强市建设工作。二是健全顶层设计。高起点谋划、高质量编制、高规格印发“三个青岛行动方案”,连同“十四五”规划和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建设行动计划,共同构建起远近结合、上下协同、点线面贯通、海陆空铁邮联动发展的“大交通”战略规划体系。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综合交通建设与国土空间、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一体衔接,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四是加强宣传推广,注重舆论宣传、经验推广、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成果。五是加强推进落实,积极争取部、省支持,细化年度责任分工,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当前,随着“青岛方案”的正式发布,振兴青岛交通事业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面向未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岛交通值得期待!在此过程中,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朋友持续深度研究、解读“青岛方案”,挖掘和把握交通领域蕴含的丰富创新创业机遇,用聪明才智与青岛交通,与这座城市共同发展、共创精彩!
主持人:谢谢路局长就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所做的详细介绍!非常感谢路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路玉军: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