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信息来源:公路处 作者:刘振华- 发布时间:2023-12-22 09:12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四好农村路”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民发家致富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工程。“十四五”以来,东平县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局谋划对高品质“四好农村路”作出了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推进特色化建管养运。一是强根固基修公路。抢抓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实施路网延伸和路网通达工程。在谋划路网建设时,东平县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农村物流、人居环境整治、红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匠心打造农村公路精品工程,高效助力乡村振兴。截止到2022年底东平县共有县道336.337公里;乡道226.47公里;村道2091.207公里。建制村道路硬化率、通畅率100%,已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提高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城乡一体发展驶入“快车道”。二是多举措齐抓管理。东平县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整合交通运输局行政执法大队与交警等部门力量,加大对“两客一危一重”的查处力度。紧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实施网格化管养,确保各级道路专人专养。东平县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设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县长为总路长。目前,全县27条县级公路、38条乡级公路、609个行政村已经全部设置“路长制”公示牌,并启用“路长制”信息化系统和手机终端APP,建立了完善、清晰的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分级体系。三是创新养护新模式。全面实施市场化养护,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进一步提升。坚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采取日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和完善各种养护方式,目前,县内27条县道日常养护已经构成“市场化+自行养护”的管理模式,农村公路路面优良率逐年提高,路域环境持续向好。四是重运营力保民生。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优化农村客运安全出行环境,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东平县持续提升城乡公交通达的广度和深度,全县运行新能源公交200辆,开通公交线路40多条,城乡公交站亭261个,60周岁以上老人、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城区公交车。同时建立客运车辆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开展工作检查、与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定期对辖区内农村客运运营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根据客流情况适时调整线路布局、发班密度,保证所有线路“运营好、可持续”。借助“互联网+”发展模式,推行定制客运,打通客运服务农村群众最后一公里。

深化“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结合本县发展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公路发展模式。一是农村公路+旅游。围绕打造精品“美丽公路”,凭借东平湖独特的地理优势进行品牌创建,对沿湖80余公里的农路道路进行升级打造,荣获“2022山东文旅新锐榜”十佳网红自驾线路,在环湖沿线建造骑行驿站,为游客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无论是自驾游还是骑行观光,环湖公路给人一种“车行景中,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公路与旅游景点有效衔接,串联起乡村之美,有效增加了沿线群众的收入,提高了全县旅游业经济效益。二是农村公路+产业。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产业兴。农村公路一头连着农村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一头连着日趋多元、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东平县发挥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先导作用,大力推进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现了全县村庄通道路,沥青道路通到大棚边、通到农田前,大型农业机械、运输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方便了农副产品的运输,吸引了外地商贩前来采购批发,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构筑便民兴业的“快车道”。三是农村公路+乡村物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货运物流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打通村级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行政村农村物流网点覆盖率达到100%,推动了邮政物流、电商快递、货运班车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物流发展,畅通了农副产品进城和农民生活消费品下乡,城乡物流体系实现均衡发展。四是农村公路+生态。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的定位,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本县生态资源空间分布,借助东平湖、戴村坝、白佛山等独特优势,推动农村公路与生态融合发展,打造“东平特色生态交通”。为建设生态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东平县建成了滨湖大道、环湖路、广鄣路、肖赣路等一条条“畅、洁、美、安”的农村路,为农村带去了人气和财气。下一步,东平县将继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畅通农村公路,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高质、高效、协调发展,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生活。



编辑:刘振华
信息来源:公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