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跨界思维 用好市场机制 无棣县着力打造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3-12-07 15:30 浏览次数:

近年来,滨州市无棣县抢抓入选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机遇,坚持党建统领,用活市场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打通行业壁垒,推进农村客货邮深度融合发展,统筹解决农村居民幸福出行、物流配送、快递收发“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探索了有益经验。目前,已构建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开通定时、定点、定线农村“客货邮”班线32条,实现“一网多用、一站多能、多点合一”。

一、科学布局、高效配送,物流网络贯通“县乡村”

按照“资源共享、客货兼顾、运邮结合、融合发展”的思路,“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企业合作、群众受益”的定位,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流通体系建设。

以交通为基,客货兼顾。无棣县城区与镇村最远距离超50公里,“客货邮”开通前,快递末端业务仅到达镇驻地站点,制约了农村产品进城、消费升级和物流发展。近年来,无棣县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四好农村路”895公里,通车里程达2348公里。投入129辆新能源公交车,提升县镇村三级公交能力。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基础上,充分发挥城乡公交运力优势,采取节点网络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等方式,让快递包裹搭“顺风车”配送至镇村服务网点。

以服务为本,融合发展。构建畅通便捷、经济高效、便民利民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由1个县级城乡共配中心、10个镇级服务中心、423个村级服务站组成,“村村通公交”兼容“村村通快递”。镇村网点均由县交运集团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设施、统一制度。创新推出“流动快递点”服务,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送货上门。建好“县级一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成棣洲智慧物流县级客货邮城乡共配中心,投用一套自动化分拣生产线,设有270个格口,最大日分拣能力达8万件。突出“一镇一节点”,统筹利用原有的公交综合运输服务站,在10个乡镇设立镇级服务中心,作为农村物流配送节点,打通县村物流双向通道。实现“村级全覆盖”,坚持“全县一盘棋”,选择交通便利的农村超市,设立村级客货邮综合服务站423个,辐射带动村庄501个。

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运营体系联通“左右岸”

围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在全市率先成立县邮政快递业发展中心,加挂客货邮党群服务中心牌子,整合共配中心、交运集团、快递企业三方资源,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搭建农村客运、货运、快递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10月20日,全省首个行业企业标准《客货邮融合运营服务标准体系》在“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滨州站发布。

“一个联盟”实现“快快合作”。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县级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委,由县邮政快递业发展中心协调,组织申通、圆通、中通、韵达、极兔等五家市场份额占全县70%以上的快递公司,成立快递联盟,统一快递价格、统一服务标准,有效整合业务、人员、成本、设备和渠道,打破过去各自为战的市场壁垒,快递企业捆绑协同、抄手发展。

“一份协议”实现“统仓统配”。棣洲智慧物流共配中心、县快递联盟、县交运集团三方签订共配服务协议。快递企业入驻县级共配中心,所有镇村快递派送业务委托给交运集团通过“客货邮”线路配送,在不增加快递企业成本的前提下,交运集团把快件配送至各镇服务中心、村服务站,直接派件送到群众手中,改变了过去“到镇不到村”的局面,实现了快递企业提效降本、共配中心和交运集团增收益的多赢。县级共配中心对快递统一分拣、统一调度、统一配送,特别是自动化分拣与人工分拣相比,效率大幅提高,成本显著降低。目前县级共配中心日处理快件6万件,用时3小时,较之前人工分拣减少3小时,快递企业配送效率提高一倍;快递企业成本由每件0.05元降至0.03元。县级共配中心按每件0.03元收取费用,日均收入1800元,年均收益可达60万元。县交运集团每月运输服务收入和镇级揽件收入约8.5万元,且呈逐月递增态势。

“一套系统”实现智慧管理。采用“互联网+运输服务”,在县客货邮城乡共配中心建成大数据信息运营中心,打造智慧物流系统。由快递联盟牵头,县交运集团与阿里巴巴菜鸟旗下溪鸟物流科技达成合作,引入快递末端“溪鸟快递共配系统”,县级派件到镇级,镇级入库后再派件到村级,村级二次入库后签收,全部通过系统操作,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和信息沟通效率,保障了物流服务高效运行,减少了重复劳动和成本浪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约30%。

三、跨界协同、综合带动,产业发展融通“客货邮”

提升“客货邮”融合发展水平,打通消费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实现农村电商、快递企业、农超商户之间直供直销、协同发展。

一是释放消费潜力。目前,县级共配中心已聚集各类快递、物流企业60余家,日配送快件达到6万件,其中镇村3万件,均比“客货邮”实施前翻了一番,客货邮专线每天往返班次384次,村民快递收取更加便捷,收件时间平均提前24小时,效率提升50%。今年以来,10个乡镇服务中心日均进件量较去年同期实现翻番。

二是带火乡村产业。围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挥客货邮融合发展优势,为镇域中小企业渔网、地钉、电力器材等产品外销提供上门取件服务,企业快递邮寄费用平均每单节省5%,整体经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动冬枣、小枣、黄金杏、苇帘等农副产品出村进城,推出“冬枣公交专线”,方便采摘和冬枣外销,旺季日均出件达2万件。

三是激活农村电商。探索构建本地产品“生产加工+电子商务+物流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引导本地产品线上营销,推进农村客货邮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全县农村网店增加到5000家以上、10个乡镇服务中心日均出货量2.1万余件、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6.09亿元,分别较“客货邮”实施前增长85%、48%、77.1%,销售产品达100多种,冬枣、黄金杏、苇帘等农产品在线 销售量均增长30.2%,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