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主题:勇当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内河水运新标杆
时间:2023年12月7日
嘉宾: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运恒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运恒,请他为大家全面介绍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的有关情况,李局长,您好。
李运恒: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主持人:今年8月份,京杭运河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在济宁召开,论坛为何选在济宁召开,济宁港航又有哪些基础优势呢。
李运恒:济宁市运河航运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大运河纵贯济宁全境,元、明、清均在济宁设督理运河河务的高官和最高漕河管理机构“运河总督河院署”,有“七十二衙门”之称和“运河之都”的美誉。全市内河航道规划通航总里程1100公里,其中主航道251公里,主航道里程在沿线通航的12个城市中居第1位。全市共有各类船舶7000多艘,载重吨730万吨,航运从业人员10万余人,济宁港已成为全国36个内河主枢纽港之一,运力在沿线城市中居第1位。
2019年12月,济宁市作出了“以济宁能源为主体,以梁山港为龙头,组建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整合全市港航资源,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
2022年,济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以战略之举狠抓现代港航物流,在打造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上求突破。
2023年6月,《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印发,明确提出了未来三年要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其中,加快培育梁山、龙拱等龙头港口,把京杭运河(黄河以南山东段)打造成鲁西南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为全面提升沿河城市竞争力提供强劲动力。
主持人:那么近年来济宁市港航物流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呢?
李运恒:近年来,济宁市按照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现代化标准,推动济宁港由装卸港向物流贸易港、由内河港口向开放港口、由散货运输向集装箱运输、由传统运输向新能源运输转变,全力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现代港航物流产业,济宁市构建了港口运营、船舶运输等八大业务板块,初步形成以贸易为引领、港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生态体系。
2023年1至10月份,全市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5787.8万吨,同比增长20.4%,稳居全省内河港口首位,超过东营港,跃居全省港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16.3万标箱,同比增长277%,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全年任务的89%,集装箱吞吐量完成全年任务的135.8%。截至目前,济宁港已累计开通了济宁至武汉、太仓、上海等集装箱航线21条,通达南京港、连云港、镇江港、宁波港等50多个港口;物流贸易覆盖100多个城市。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济宁市要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请您简单谈一谈济宁围绕这一目标,将实施哪些举措?
李运恒:济宁市将聚焦航道能级提升、现代港口群打造、多式联运体系构建、港产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
(一)加快建设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年底前,加快推进洙水河航道、北大溜航道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微山三线船闸工程。明年开工建设京杭运河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改造、复兴河航道扩建工程,实施京杭运河柳长河段航道养护工程。
(二)打造集约高效、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内河港口群。今年,我们启动修订《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加快打造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3个亿吨级港口群。加强港口岸线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已完成岸线保护立法,优化整合运河全线港口资源,通过并购、重组、参股、混改等方式,推动低效零散码头向重点港区集聚,实现集约化运营、协同式发展。年底前,完成龙拱港7#—10#泊位工程、顺达港改造工程等码头项目建设。济宁港正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目前已成梁山港、嘉祥港等疏港铁路专用线4条、总长27公里,正在加快建设龙拱港、主城港区经开作业区等4条铁路专用线。
(三)构建经济便捷、顺畅衔接的高品质运输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立足西煤东运、南北物资交流,大力发展“进江、联海、向陆”多式联运,畅通连接京杭运河、瓦日铁路、新兖铁路、长江的公铁水联运网络,构建“丰字型”多式联运大通道。优化服务模式,强化一体衔接,创新“一箱到底”铁水联运模式,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打造梁山港、龙拱港铁水联运枢纽。
(四)全力构建港产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发展格局。立足济宁市及周边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钢材、粮食、船舶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济宁梁山港钢铁物流加工基地、港航装备产业园区,跃进港百万吨级粮食物流园区、百亿元级钢材加工贸易园区,邹城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微山大宗货物多式联运集散中心等。强化临港物流园保税、仓储等功能集聚,推进龙拱港海关监管场所、保税仓库等建设。
主持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内河水运行业发展是基础性、先导性的,您刚才也提到了建设“高等级航道网”“现代化港口群”,请问济宁市目前取得了那些成绩?
李运恒: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打造“一干(双线)十二支”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全力推进航道项目建设实施。完成京杭运河主航道跃进沟河口至济宁枣庄市界、湖西航道二级坝至苏鲁界升级改造工程,建成省内第一条内河二级航道。上级湖湖西航道工程、济宁至东平湖段航道“三改二”工程已纳入部水运“十四五”正选项目库。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刘楼河航道、新万福河航道、白马河航道、梁山港进港航道4条重要支流航道完成改造,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实现千吨级船舶干支直达。洙水河、复兴河、北大溜航道正加快推进实施航道扩建升级,目前济宁市已初步形成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
加快打造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亿吨级港口群,全力推进现代化港口建设。2023年6月,龙拱港7#-10#泊位码头主体结构建设完成;顺达港在加快推进泊位施工;韩庄港完成项目立项工作,计划年内开工建设;济宁“瓦日铁路-京杭运河-长江黄金水道-东南沿海”大通道智慧绿色铁水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2023年11月10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济宁港码头功能优化提升试点项目成功入选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第一批),济宁港成为全国第一批14个试点港口之一,该试点项目将由梁山港、龙拱港、顺达港、荣信港承担实施。
主持人: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今年8月份,济宁市委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请李局长解读一下。
李运恒:好的,主持人。《意见》是济宁市“十四五”港航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下边我从起草背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起草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与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目标任务,强力实施市委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充分发挥济宁内河水运资源优势,推动现代港航物流高质量发展,结合济宁市实际,济宁市编制了《关于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实现翻番,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到203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标箱,现代港航物流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三、重点任务:一是全力畅通干支衔接、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网,加快水运大通道扩能升级,全面提升船闸通过能级。二是强力打造一体布局、集约发展的现代化港口群,推动港口枢纽能级大跃升,推进港口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三是全面构建高效顺畅、内通外联的多式联运体系,拓展多式联运集散网络,创新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加快内河口岸建设。四是全力培育壮大现代港航物流贸易,全力培育壮大现代港航物流贸易,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打造区域性大宗货物交易中心。五是坚定不移推进现代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现代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动干支航道绿色升级,推动水上服务绿色升级。六是聚力打造数字赋能、智慧互联的智能航运体系,加快建设智慧化港口,加快建设智慧化航道,加快提升智慧化服务水平。七是全力构建港产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发展格局,提升航运服务能级,打造临港特色产业高地,培育壮大现代港航企业。八是加快培育国内一流的现代港航物流城市品牌,打响济宁现代港航物流品牌,打造运河文化经济廊道,完善对外合作交流机制。
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协调。市现代港航物流发展指挥部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深入研究谋划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发展方向、重点项目布局,协调破解政策、资金、用地等瓶颈制约,形成推动现代港航物流发展的强大合力。(二)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市级财政设立加快实施现代港航物流战略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列支2000万元专项预算,支持航道、船闸、疏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支持现代港航物流龙头企业发展。对全市现代港航物流企业实行 5 年重点培育期,支持济宁市现代港航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四)实施集装箱运输、新能源船舶制造奖补政策。对通过济宁内河运输的集装箱重箱货主企业,市级按照25元/标准箱进行奖补,每年总奖补量不超过50万标准箱;加大内河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对在济宁市投资建成并注册在济宁市运营的新能源船舶企业,按新建船舶不超过制造成本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载重4000吨级的每艘船舶补贴额度不高于100万元,载重2000吨级的每艘船舶补贴额度不高于50万元。
主持人:有网友留言济宁市内河航运便民利企的政策有哪些,请李局长为网友讲解一下。
李运恒:济宁市交通运输局聚焦民生实事落实,不断优化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济宁市在内河水运领域惠企便民政策有很多,下面我举4个例子。
一是最近省印发的《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实施内河集装箱运输奖补政策,按25元/标准箱对集装箱货主企业奖补,总奖补量为50万标箱。
二是实施京杭运河集装箱船舶免费过闸政策。对通过京杭运河山东段船闸的集装箱船舶实施免费过闸优惠。
三是内河多式联运发展奖补政策。对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创建工程中涉内河航运的牵头企业,省级给予60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入选省级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中涉内河航运项目的牵头企业,省级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补。
四是为支持济宁市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对在济宁各港口稳定运营1年以上,且平均每周不少于2个航次(1个航次包括“一来一回”两个航程)的集装箱航线每年最高给予100万元补贴。
主持人:谢谢李局长的详细解答!感谢李局长做客直播间,本期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李运恒: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