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公路工程桥涵台背回填土沉降探查与注浆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西路1877号 | ||||
2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黄海二路65号 | ||||
3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1号 | ||||
4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中路5111号 | ||||
5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工业南路89号 | ||||
6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3377号 | ||||
7 | 聊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北关街聊堂路1号 | ||||
8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西二路189号中铁隆大厦8层 | ||||
9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6088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惠冰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 | |||
2 | 张重阳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技术负责 | |||
1 | 王振军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技术负责 | |||
4 | 安茂平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组织协调 | |||
5 | 张星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现场技术协调 | |||
6 | 包春波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组织协调 | |||
7 | 聂建行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8 | 鲁凯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室内试验 | |||
9 | 万祥斌 | 聊城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现场试验 | |||
10 | 王芃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方案制定 | |||
11 | 孙希华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理论分析 | |||
12 | 王晓云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数值计算 | |||
13 | 张玉华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现场工艺改进 | |||
14 | 郭锐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15 | 赵志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数值计算 | |||
16 | 宋耀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理论分析 | |||
17 | 羽夏力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现场试验 | |||
18 | 孙中华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数值计算 | |||
19 | 鞠伟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室内试验 | |||
20 | 吕素岩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现场技术指导 | |||
21 | 唐志刚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实施 | |||
22 | 杨荣超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技术支持 | |||
23 | 程坤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现场实施 | |||
24 | 田道国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理论分析 | |||
25 | 张利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数值计算 | |||
26 | 刘士林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工艺改进 | |||
27 | 丁明珠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试验 | |||
28 | 李亮 | 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实施 | |||
29 | 宋海民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技术支持 | |||
30 | 张营 |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现场实施 | |||
31 | 高坤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实施 | |||
32 | 张文俊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值计算 | |||
33 | 卢金贵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实施 | |||
34 | 董光坤 | 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数据分析 | |||
35 | 袁超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试验 | |||
36 | 付建村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技术指导 | |||
37 | 沙元浩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试验 | |||
38 | 郭庆辉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值计算 | |||
39 | 赵娜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试验 | |||
40 | 马士杰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技术指导 | |||
41 | 吴迪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试验 | |||
42 | 张立 | 山东开放大学 | 技术方案制定 | |||
43 | 段华峰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技术支持 | |||
44 | 冉德钦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环境试验 | |||
45 | 王友君 | 济南齐鲁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现场实施 | |||
46 | 陈朋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值计算 | |||
47 | 刘广波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48 | 马明畅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数据分析 | |||
49 | 张旭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值计算 | |||
50 | 陈俊玮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51 | 邢晓丽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计算 | |||
52 | 邓楠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室内试验 | |||
53 | 张林宏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分析 | |||
54 | 王翠雪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值计算 | |||
55 | 赵宁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室内试验 | |||
56 | 何德水 | 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 数值计算 | |||
57 | 高福良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分析 | |||
58 | 曹洪林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室内试验 | |||
59 | 李程程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室内试验 | |||
成果公报内容 | ||||||
针对我省高速工程项目桥涵台背中存在的桥头“跳车”、不均匀沉降等病害,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外试验和工程验证等方法,开展了公路工程桥涵台背回填土沉降探查与注浆控制关键技术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分析了公路工程台背回填土沉降影响主控因素,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回填土变形沉降量,推导了回填土变形理论公式。 2、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及微型钻孔手段揭露了桥涵台背病害体空间展布形态,形成了完善的台背回填土沉降综合探查技术。 3、分析对比了水泥-水玻璃等常用注浆材料及新型注浆材料(气泡轻质土)的注浆加固效果,建立了桥涵台背回填土注浆控制关键技术。 4、依托枣菏、济南黄河一桥等典型工程项目进行台背回填土病害控制现场试验,设计了病害体探测路线及注浆治理工艺,提出并优化了注浆加固范围的关键控制参数,建立了一整套公路工程桥涵台背回填土沉降探查与注浆控制关键技术应用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