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近年来,泰安市把推进旅游公路建设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落实示范区建设“十五项推进行动”的重要内容,着力推动交通建设与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个规划引领、一套机制推进、 一批示范带动”的工作格局。
一、规划引领,优化全域旅游交通总体布局。为优化全市旅游交通总体布局,在编制“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时,邀请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高质量编制了《泰安市交通+旅游专项规划》。《规划》以建设全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提升旅游交通通达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主线,重点推进“交通+旅游、交通+文化、交通+服务”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快捷通达、无缝衔接”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按照构建“一快四廊六区域”的总体思路,规划建设旅游公路915公里,着力打造以高速铁路及干线公路为骨干的快进交通网,以泰山-大汶口-曲阜传统文化旅游廊道、泰山东部-徂徕山-莲花山悠闲度假旅游廊道、岱岳区道朗-肥城桃园-东平湖景区乡村体验旅游廊道、沿大汶河风情旅游廊道为脉络的“快进+慢游”全域旅游交通体系。
二、高位推动,凝聚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强大合力。紧抓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重大机遇,将推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实施泰安行动的重要内容,进行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实施。市、县两级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高规格推进机制,把建设旅游风景道作为要打造的泰安五大样板试点项目,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和有关县市区,实行清单化管理。在今年泰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文旅融合纳入“六大战略”,将旅游公路项目建设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工作中,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不断健全旅游公路建设联动机制,加强要素保障,在土地、环保、财税、金融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了各司其职、环环相扣的整体推进合力。
三、示范带动,构建交旅融合发展特色亮点。以旅游公路示范工程为载体,深入挖掘整合沿线生态、文化、历史资源,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效统一。一是高标准推进东岳胜境旅游公路示范工程。该项目是省交通运输厅确定的首批4大主题旅游公路示范项目之一,泰安段北接济南,向南止于徂徕山,衔接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泰山风景名胜区、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沿线旅游景点众多。以打造“畅游两山一水,体验泰安至美”为主题,实施“一主一辅五支五环十一点”建设,并根据沿线风情地貌打造了圣山林泉、都市田园、徂汶天然等三个特色景观区。项目主线全长57.4公里,慢行辅道61.3公里,设置旅游服务设施11处。目前,项目主线工程基本完成,主线以外工程正在加快推进。二是高水平建设县域旅游公路。鼓励各县市区结合各自资源禀赋,高水平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县域旅游公路。东平县打造的“绿道环湖走,人在景中行”东平湖滨湖大道全长60.8公里,串联起东平湖、白佛山、稻屯洼湿地等特色旅游景点,入选了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月度展示,是全国“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活动山东主会场。岱岳区打造的九女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环山路,将19个小山村串珠成线,片区荣获“山东精品旅游十佳乡村旅游典范”称号。三是高品质建设地方特色公路。坚持因地制宜,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资源和产业开发相结合,建成了一批“精品路”、“致富路”。泰山区省庄镇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建设21.5公里北部山区旅游路,将特色农业茶园、猕猴桃、樱桃、板栗、核桃采摘园及养老养生项目串联起来,使旅游资源与特色产业自然融合;新泰市结合特色村庄建设,打造70公里“美丽农村路”精品线路,培育了羊流百合园、龙廷掌平洼等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宁阳县环山旅游公路沿山沿水布设,打造了自然优美、丰富多变的动态画卷。
四、项目支撑,精心打造中华文化体验廊道泰安样板。泰安市占全省黄河流域面积的47.5%,是我省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全域覆盖的市,大汶河是黄河下游最大支流。积极把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叠加机遇,研究谋划了泰山•黄河—大汶河文化旅游风景道项目。该项目主线约201.6公里,支线及连接线261.9公里,连接12家4A级景区、21家3A级景区等60余个知名景点。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压茬推进,争取尽快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东与S103东岳胜境旅游公路顺接,西与规划建设的黄河风貌带相连,向北连接济南市沿黄旅游道路和“南美”旅游环线,串联起黄河、大运河、齐长城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一条新的区域旅游大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