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570号
提案的答复
孙录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高质量发展活力提升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建议》后,我厅高度重视,立即核实相关情况,现就提案中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进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致力于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行业管理,持续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品质。2016年以来,集中开展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提升改造行动,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既有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设施的全面提升。自2017年起,每年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督导检查,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2022年,我厅印发了《山东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运营管理工作指南(试行)》(下称“《指南(试行)》”),持续提升基本服务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拓展服务区产业领域方面。积极探索高速公路服务区新业态,在发展“服务区+”模式方面形成了一些新路子。如推进“交通+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了30余对具有地方浓厚文化底蕴的主题特色服务区,9对服务区被评为百佳示范服务区,京台曲阜服务区被评为“全国高速公路旅游特色服务区”,青兰沂源服务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试点“服务区+物流”,潍坊西服务区联合物流企业,建设启用了物流接驳平台等,对全省服务区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在便民服务方面。开展“厕所革命”行动,对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公共卫生间全面整治,服务区卫生间服务功能和卫生状况大幅改善。持续推进落实民生实事,自2022年以来,新增货车停车位1000余个,无障碍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满足特殊人群及货车司机需求。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除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全覆盖。根据氢能源汽车发展情况,适度超前规划建设6座加氢站,目前2座已建成运营。
(三)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深入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路衍经济发展模式,在带动路域周边经济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组织开展“山东手造”进服务区活动,已建成22个示范服务区,积极配合推广“好客山东、好品山东”旅游品牌,引进16市120余家企业600余种特色产品,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文旅部门合作,在部分服务区增设代售门票、酒店预订等旅游服务项目,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创新开拓服务区城市客厅功能,打造禹城服务区“禹众不同”、宁阳服务区“鸣阳天下”等城市展厅,展现了当地地域特色。
(四)在强化智能便捷绿色服务方面。加快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宁阳服务区为试点,建立高清监控全覆盖、经营数据全上传、业态调整全自动的全程智慧管理体系,同时借助智慧道钉、检测摄像机、停车导航系统等设备,实现了智能停车,同时提供加油站无感支付功能,餐饮智能点餐等服务。建成了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青银高速济南东“零碳服务区”,通过打造“四大系统”,实现了服务区的近“零碳”运营。
二、下步工作打算
对照您在提案中提出的问题建议,下步我厅将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鼓励因地制宜,创新“服务区+”模式。针对服务区不同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服务区+”模式。一是针对客流量较大的服务区,结合山东省旅游风景道布局规划,打造具有交旅融合特色的主题服务区,逐步探索开放式服务区、“国家文化公园”特色服务区建设。二是对于车流量一般的服务区,针对不同司乘人员需求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实际情况,鼓励推广安装胶囊仓、洗衣房等服务设施。三是车流量较少的的服务区,鼓励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在提升基础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场区面积,与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闲置空间的利用最大化。
(二)借力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服务品质。一是适时开展《指南(试行)》修订完善工作,通过星级评价、日常检查等方式加强对服务区的行业监督管理,提升管理水平。二是对服务区开展分类分级管理,鼓励倡导在提供基本服务的基础上拓展服务功能,如三星级及以上服务区车辆维修站均要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四星级及以上服务区洗手间需配备洗手液及绿植盆景等,五星级服务区应提供免费WIFI服务等。三是结合服务区充电桩实际使用情况,对车流量较大、充电需求较高的服务区进行增设提速充电设施,对于新建服务区,方案设计阶段提前预留充电设施位置,实现新建服务区的充电设施全覆盖。
(三)强化同频共振,拓展多元路衍产业。一是进一步挖掘服务区周边旅游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实施服务区与地方资源的联动开发,拓展交旅融合业务个性化服务,配合地方文旅部门做好景区门票代售、旅游资源宣传等相关工作,激发旅游“引力”。二是创新服务区建设运营模式,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景观营造,在济青中线5对服务区创新融合10个国际精品主题元素,打造“一路十国、一路十景、一路十味”特色服务区。三是探索“政企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提供办公场所,配合行政审批单位开设行政服务网点,就地办理相关业务,进一步增加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实施科技赋能,加快绿色智慧发展。一是总结济南东零碳服务区建设及运营经验,结合服务区实际,推广打造邹平西、沂南西等一批零碳、近零碳服务区,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建设。二是鼓励服务区进行智慧化改造,拓展智慧化应用场景,推广智慧停车、智慧厕位、智慧餐厅,通过提升科技智能水平,为司乘提供便利且优质的服务。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3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