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港航效能,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07 00:00 浏览次数: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3010792号建议的答复

 

孙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港航效能,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内河航运发展,将内河航运发展作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厅抢抓内河运发展良好机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推动内河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做好内河发展布局谋篇。先后编制完成《山东省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均将内河航运发展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落实资金支持,实现航道条件大幅改善。十四五”以来累计安排省级资金超过20亿元,资金规模为历史之最,有效解决已开工内河航道项目资金筹集难题,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段升级改造工程等项目基本完工济宁至鲁苏界段主航道湖东线178公里、下级湖湖西线54公里经升级改造后,首次基本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一纵两横、三干多支”高等级航道网主框架初步形成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从济宁可直达长江。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有效增加港口设施供给。逐步形成以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为重要组成、菏泽港和泰安港为补充的港口体系相继建成济宁港梁山港区、龙拱港区等一批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国内领先的内河港口,梁山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22年,内河港口建成264个生产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1亿2022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397万吨,同比增长27.5%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强劲,完成5.85万标箱,同比实现翻番

四是注重智慧绿色发展,不断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指导各市依托京杭运河主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同步实施数字化航道建设济宁段首次建成电子航道图,建成江北第一个智慧港航“济港通”平台,年节约综合物流成本10%以上。建设完成船闸智能通航系统,实现船民不上岸即可通过手机app申报过闸研发上线新一代船闸智能控制系统,大幅提高过闸便利性和过闸效率强化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全省内河货运船舶有效加装并运行污染物接收(或处理)设备和智能监控装置,率先上线国内首个船舶污染物“e交付”平台,实现船舶生活垃圾收集接收环节无缝衔接。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关于成立省级内河航运发展工作专班的建议,我厅已牵头编制《山东省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关于支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并按程序印发实施,在方案中已明确提出建立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的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高位推进内河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正与省有关部门进行对接沟通。关于明确内河航运发展的主要任务的建议,我厅在方案中提出七个方面的具体任务,已明确提出建设干支衔接、河海联通的内河航道体系、打造集约高效功能协同的现代化港口、构建经济高效衔接融合的航运服务体系等重点任务。关于提出支持内河航运发展的工作措施的建议,我厅在方案中围绕建设内河航道体系、打造现代化内河港口、发展现代港航物流、水运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目标已明确提出具体工作措施,在政策中明确提出支持内河集装箱发展、多式联运奖补、小清河市场培育期以及要素保障政策。关于支持济宁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议,我厅将与省发改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支持济宁市及时申报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3年8月7日

关于提升港航效能,助力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pdf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