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胶东沿海地区构建以智能航运为主体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3-08-07 00:00 浏览次数: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010624号提案

的答复

 

高秀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胶东沿海地区构建以智能航运为主体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智能航运发展。按照国家出台的《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以交通强国智慧港口试点、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航运中的融合应用,在智慧港口、智慧船舶、智慧航道等智慧航运相关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智慧港口方面,2020年成功获批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省份,2023年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并高分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实现港口数字化发展水平整体跃升。自主研发实施的智能管控系统(A-TOS)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先后九次打破世界纪录。青岛港干散货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及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评2022年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投产烟台港原油管道智脑系统等一系列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项目。智慧船舶方面,由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和青岛市合作共建青岛智能航运示范项目于2020年12月份正式签约落地,目前已建成全球唯一一个集无人驾驶智能船舶、远程运控中心和智能船舶测试场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基地,获批交通运输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建造的国内首艘、目前最大的自主航行集装箱商船“智飞”号,已于2021年9月在青岛智能船舶测试场通过中国船级社入籍检验,2022年4月在青岛港正式上线运营,成为全球首艘投入商业运营的智能集装箱货船。智慧航道方面,京杭运河主航道济宁段首次建成数字化航道,入选“2022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评估指数及全国典型实践50强”。内河全部船闸建成运行智能通航系统,船民不上岸即可通过手机app申报过闸;已完成船闸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实现多梯级船闸远程集中控制和联合调度,大幅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

下一步,我厅将充分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顶层设计方面我厅已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山东省智能航运发展研究》,明确我省智能航运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深化研究我省智能航运发展战略,同时将积极支持省港口集团等单位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配合海事等部门做好智能航行监管等相关工作。

(二)全物流链技术创新应用方面。我厅已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省港口集团建设区域性港口物流生态圈服务平台,已建成集物流、监管和服务于一体的山东港口云生态平台。目前,累计注册企业用户7.79万家、个人用户106.32万人,备案车辆累计90.1万辆,各类订单累计8490万笔,有效提高了港口各类业务线上化服务水平。下一步我厅将继续支持省港口集团优化完善该平台,持续提升全程物流链服务水平。

(三)创新智库方面。我省智慧港口建设开创了“1+N”合作新模式,成立由5名院士领衔,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众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联合华为、浪潮、电信等多家企业共同推进项目实施。高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培养了以“连钢创新团队”、“日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伟丽创新团队”、“新国创新团队”为代表的一批核心技术科研团队和一批高层次紧缺型人才。连钢创新团队荣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下一步,我厅将在职责范围内进一步推动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智库和产业联盟。

(四)发展环境方面。我厅已联合省财政厅,不断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拨付2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支持智慧港口建设试点。省港口集团在智慧港口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相继印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山东港口科技创新专项“十四五”规划》、《科技创新十条激励政策》等一批政策文件,全面赋能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建设。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撑,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完善,不断提升智能航运发展环境。

信息共享方面我厅已支持省港口集团建成港口智慧大脑平台开展港口企业指标体系和数据管理体系设计,统一数据标准与规范。搭建港口主数据管理平台,推进核心业务主数据一体化管控。建成港口大数据平台,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推动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物流信息共享,推动发展多式联运;推动航运信息共享,促进航运信息数据库的相互联通。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3年8月7日

关于在胶东沿海地区构建以智能航运为主体的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建议.pdf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