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承载能力退化模式及加固方法适用性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中路5006号 | |||||
2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济南市历城区港西路1877号 | |||||
3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科技二路63号 | |||||
4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经十路14677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李广奇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 | ||||
2 | 朱振祥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总体规划与实施 | ||||
3 | 庞学冬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总体协调负责人 | ||||
4 | 郭保林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总体方案设计 | ||||
5 | 李昌辉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进度安排、方案论证 | ||||
6 | 李鹏程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分析负责人 | ||||
7 | 蒋 洁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进度安排、方案论证 | ||||
8 | 孙玉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试验负责人 | ||||
9 | 段美栋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进度安排、方案论证 | ||||
10 | 梅佳鸿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方案优化 | ||||
11 | 战昂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方案设计及优化 | ||||
12 | 李才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 | ||||
13 | 贾兴利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14 | 许思思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进度安排、方案论证 | ||||
15 | 张硕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及数据分析 | ||||
16 | 梁美君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方案论证 | ||||
17 | 孙世栋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18 | 王安娜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工程调研及方案论证 | ||||
19 | 王飞 | 烟台公路路网数据采集中心 | 工程调研及方案论证 | ||||
20 | 王洪波 | 青岛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工程调研及方案论证 | ||||
21 | 吕高恒 | 枣庄市公路和地方铁路事业发展中心 | 工程调研及方案论证 | ||||
22 | 秦家栋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23 | 孙粉粉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理论分析 | ||||
24 | 于利存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方案设计及优化 | ||||
25 | 刘伟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26 | 刘帅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27 | 郭宁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28 | 姜瑞双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29 | 郭永智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30 | 潘光科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 | ||||
31 | 张云龙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32 | 邵玉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文献调研 | ||||
33 | 宋兰平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据整理 | ||||
34 | 王毅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试验 | ||||
35 | 李洁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整理 | ||||
36 | 刘悦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据整理 | ||||
37 | 赵宁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文献调研 | ||||
38 | 侯跃敏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据整理 | ||||
39 | 李程程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据整理 | ||||
成果公报内容 | |||||||
简述项目概况(300字以内) 本项目依托G3京台高速崮山高架桥养护维修工程,采用现场勘查、计算分析、日常运营安全监测、封闭交通加载试验等方式,对采用不同加固方式的预应力连续空心板桥服役性能进行全方位评估,明确不同加固方式的承载能力提升效果及适用性。研究成果为桥梁结构加固方法的选用及加固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数据支撑,在同类结构和不同结构型式桥梁的加固设计中得到推广应用,有效避免了加固方法选用不当、加固不足和过度加固等现象的产生,节约资源,保障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