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山东省旅游公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 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路17号 | |||||
2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东路11号 | |||||
3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济南市历城区花园路57号 | |||||
4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路2号 | |||||
5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 | |||||
6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 | |||||
7 | 威海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威海市环翠区云山路与温泉西路交叉口西北100米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马晓燕 | 山东省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 | 课题总负责,负责课题总体协调管理工作 | ||||
2 | 刘毅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课题技术负责人,对课题研究的进度、质量负责,负责山东省旅游公路内涵、特点及分类研究。 | ||||
3 | 薛铸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课题执行负责人,负责课题执行、总报告汇总编写等,负责旅游公路廊道景观设计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4 | 朱立河 |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 负责课题研究依托工程的落实完成工作,配合开展项目依托工程调研及提供依托工程相应资料。 | ||||
5 | 杨强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旅游公路关键设计指标运用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6 | 孟强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指导、审核工作。 | ||||
7 | 秦晓春 | 北京交通大学 | 负责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8 | 赵耿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廊道景观设计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9 | 汪伟刚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廊道景观设计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0 | 徐铭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负责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11 | 宫本辉 | 威海市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关键设计指标运用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2 | 江坦坦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关键设计指标运用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3 | 黄立鹏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关键设计指标运用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4 | 刘东 | 山东金衢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关键设计指标运用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5 | 王琪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内涵、特点及分类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6 | 周剑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内涵、特点及分类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7 | 倪安辰 | 北京交通大学 | 参与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18 | 毕显爽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内涵、特点及分类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19 | 张彦丰 | 交科院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廊道景观设计及管控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20 | 韩薇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负责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及汇总。 | ||||
21 | 曾松伟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22 | 宋雨静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23 | 杨丹蕾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24 | 尚丽丽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25 | 李东瑞 | 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参与旅游公路信息标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 ||||
26 | 杨冬晓 | 北京交通大学 | 参与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27 | 汪小雨 | 北京交通大学 | 参与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关键技术研究,完成分报告及总报告相应章节。 | ||||
成果公报内容 | |||||||
采用国内外调研、3S技术分析和工程验证等方法,开展了山东省旅游公路设计关键技术系统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创新成果: 1. 建立了旅游资源、廊道景观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资源价值的旅游公路评价方法; 2. 提出了旅游公路考虑季节影响的分路段远景交通量预测方法,构建了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服务设施驶入率计算模型,确定了适合于旅游公路功能的服务设施规模计算方法; 3.构建了规范性和个性化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和设置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