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
时间:2024年4月22日
嘉宾: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清华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枣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清华,请他为大家介绍枣庄市在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方面的工作举措。李局长,您好。
李清华: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省交通运输厅网站提供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沟通的机会。首先,我代表枣庄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枣庄交通运输工作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我们本期访谈节目的主题是“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李局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李清华: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市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提出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的工作目标:通过三年时间,聚力实施“高铁高速”推进行动、“民航通航”推进行动、“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行动、现代物流运输体系推进行动、内河航道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交通运输数字化发展推进行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信用监管推进行动、交能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等9大行动,全力打造三个交通融合发展“枣庄样板”,力争到2025年,互联互通实现新突破、运输服务实现新提升、融合发展取得新成就,形成公铁水空一体化发展格局,“四好农村路”、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平安交通、信用交通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主持人:李局长,您能具体介绍一下枣庄三个交通融合发展样板及目前工作进展情况?
李清华:一是围绕“四好农村路+邮政快递”打造枣庄样板。推进“一站多用、多站合一”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深化区(市)邮政监管体制改革,强化基层邮政行业管理。目前,枣庄市统筹推进全市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农资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成功打造滕州、山亭两个省级农村客货邮样板县,已经实现2130个行政村“快递进村”全覆盖。我们将继续整合邮政、快递品牌入驻园区,通过优化服务极大提高作业分拣效能,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将县乡村快递物流园区、快递共配中心、快递服务站三级节点串起来,打造县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循环,为乡村振兴助农兴农提供坚实交通保障。
二是围绕“四好农村路+文化旅游”打造枣庄样板。加强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色、山水资源、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打造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特色民宿、绿色生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激发乡村文化旅游新动能。紧紧结合枣庄市旅游资源禀赋,大力实施运河风情游、乡村休闲游、红色教育游、工业体验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构建“一带、三区、三园”全域旅游格局。目前,累计投资9604.26万元完成环翼云湖、“桃醉山乡”、台儿庄大运河等一批示范样板路建设,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和文化旅游业发展。
三是围绕“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打造枣庄样板。增强产业融合,提升农村公路路网服务能力。完成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双十镇”、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交通运输条件项目16条、60.5公里;实施通往主要产业经济节点项目2条、23.5公里;实施乡村特色产业路4条、30.4公里。加大养护投入,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PQI)达到86%,通过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结果、养护需求分析来确定养护工程方案79条、348公里。加强行业管理,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全市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覆盖率均达到100%,三级路长开展定期巡查1830次,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评定1124条、1828.19公里,建立路况基础数据库和数据分析平台1个;实施“路田分家”“路宅分家”,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提升8条、73.1公里,推进了全市路域环境整体提升。
主持人:为推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加快实施,枣庄采取了哪些保障措施?
李清华: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交通、发改、财政等30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责任领导牵总、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科室负责人盯靠”推进机制,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总结、年考核”,全面抓好项目协调、推进、评估、督导和日常工作。针对枣庄翼云机场、济枣高铁、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重大项目,通过强化“四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精心编制项目推进“一张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全力提速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序。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加强重要通道、重大设施和重大项目的空间预控。规划、建设过程严格用地控制,突出立体、集约、节约思维,提高交通用地复合程度。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创新筹融资模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用好各类新型融资工具,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应用;充分利用省铁路发展基金、机场建设基金和其他企业发起设立的建设基金的资金募集功能,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培养、引进一大批高水平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完善一线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交通运输领域干部互派挂职交流。通过近几年高水平推进枣庄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交通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主持人:据了解,枣庄市委、市政府也提出了全市要实施“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年”,那么今年枣庄交通具体谋划了哪些项目呢?
李清华:枣庄交通2024年统筹谋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413亿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77亿元。
(一)铁路方面。一是加快推进济枣高铁建设,尽快实现枣庄市进入双高铁时代;二是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长河港业、潍焦集团薛城能源等铁路专用线“入园进港”,助力大宗货物“公转铁”;三是加快枣庄站西广场等项目建设,提升优化枣庄铁路场站服务供给能力。
(二)机场方面。枣庄翼云机场工程目前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2.44亿元,今年全面完成地基工程,力争完成综合楼和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场外河流改造、水电气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2025年建成通航打下坚实基础,尽早实现枣庄人民期盼已久的“机场梦”,真正形成辐射周边、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三)公路方面。一是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临沂至滕州高速公路项目,支持山亭产业突破;二是优化国省干线路网布局,完成S103济枣线山亭区凫城至市中区曾店段改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S322枣欢线市中区齐村至薛城区陶庄段改建工程,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三是实施普通国省道养护提升工程,全面完成S513滕薛线提升工程和G518日定线山亭区北庄至枣树岭等7条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四是推进“四好农村路”“通村通户道路”和旅游公路建设,重点对通公交、通校车不足六米的路段进行提升改造,实施通村道路(农村公路新改建)265公里,通户道路993公里,旅游公路提档升级84公里,路面状况改善580公里,真正助力我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交通保障。
(四)水运方面。全面完成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枣庄港泊位改造提升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真正推动枣庄港从“装卸港”向“贸易港”转型,将枣庄港打造成京杭大运河特色枢纽港,把京杭运河打造成枣庄高效对接长三角地区的黄金水道,为现代化强市建设和内陆开放提供保障。
(五)场站方面。围绕“产城融合、商贸一体”的发展思路,加快补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构建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枣庄市智慧冷链物流中心(薛城中心仓)项目、海王智慧医药物流项目、乡村应急物资共享储备项目等交通场站建设,最大限度满足百姓出行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主持人:《全省“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高标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枣庄市有哪些具体举措?
李清华:枣庄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工作,高位推动,亲自谋划,枣庄“四好农村路”一直是枣庄交通的一张名片。通村通户道路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热切期盼的惠民实事。国家层面,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因地制宜推进建制村双车道公路建设和农村过窄公路拓宽改造,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村内主干道衔接”。省级层面,202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省“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鲁政办字〔2021〕51号),提出“到2025年,新建、改造农村道路4万公里”“到2025年,全省100%区域中心村(社区)、60%以上行政村实现6米以上公路通达”“到2025年,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基本完成,高标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枣庄市高度重视农村通村通户道路建设,市政府办公室于2023年8月29日印发了《枣庄市农村通村通户道路硬化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综合考虑了全市通村通户道路现状和农村路网的结构优化及全省“十四五”期间新建改造提升农村路4万公里的任务目标,并结合枣庄市农村公路里程、人口、地域面积占全省的比例等因素,汇总采纳各区(市)、枣庄高新区反馈意见,提出全市实施通村公路提档升级680公里,通户道路建设1999公里的任务目标,在通村通户道路的覆盖广度、建设标准等方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2025年底高标准实现“村村通”“户户通”。方案还从强化资金保障、明确实施范围、确定建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推进措施。下一步,全市将通过实施通村道路、通户道路的新改建和修复养护工程,打造更加优质普惠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主持人:谢谢李局长就枣庄市全力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枣庄样板”所做的详细介绍!非常感谢李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李清华: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