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市河东区抢抓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机遇,聚焦农村群众关切期盼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采取有力措施打通农村断头路、延伸串联农业生产路,深入实施农村公路路网提升通达工程,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
一是坚持先立后破,打破职责壁垒。鉴于部分农村公路和农业生产路的断头,致使车辆无法顺行驶入其他道路,或需绕行较大距离,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河东区坚持先立后破,积极摸索探求破解方法,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同志任组长,交通运输、农业农村、住建、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以打通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后一米”为出发点,整合“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高标准农田道路项目、户户通项目,打破部门间的职责壁垒,形成工作推进合力。
二是开展摸底调研,统筹系统谋划。先后开展了3轮覆盖各镇村的实地调研座谈,结合土地性质、产业规划,逐一梳理确认道路现状、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召开5次专题会议,统筹考虑高效农业、村庄规划、日常出行等多种因素,根据市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制发的《2023年农业生产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关于全域解决农村断头路和农业生产路问题的工作方案》,明确修建道路87条、94公里的工作目标。通过科学分析、精准研判,将涉及70个村居、11个高效产业园区道路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村际道路未贯通型(村与村间的道路因归属不同镇村无统一规划,造成道路未连接)、村内道路缺失型(村内道路因建筑物或设施阻挡未贯通,现阻挡物消失,空余路段裸露且未与路网相连、生产路未硬化型(部分农业生产路受困于资金、地类未硬化)、硬化道路破损型(部分已硬化的道路路面破损造成通行不便)。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破解资金难题。打通农村断头路、延伸串联农业生产路的最大制约因素是资金来源。河东区立足现有基础积极探索,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坚持科学统筹、优先保障,通过“财政拿、上级补、国企融”等多种方式,整合筹集资金1.11亿元。一方面区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5700万元用于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整合上级涉农补助资金3100万元筑牢资金基础。同时,发挥国企赋能效用,由临沂河东农业发展集团结合“百千工程”,整合成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以广告冠名、垃圾收集等为收入来源,通过项目融资2300万元进行兜底,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实施。立足地方经济条件、地理区位、自然环境等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分别制定相应实施方案。本着“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分类推进”的原则,农闲时优先解决农田集中连片、有机械耕种需求的农业生产路建设,根据大型机械通行需求分类实施道路硬化,循序渐进延伸农业生产路,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农忙时,优先解决农村断头路建设,结合乡村景观、产业发展等需求分类实施道路硬化,串联一批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美丽乡村,形成了百业齐兴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该项工作被评为临沂市委“揭榜接题”创新工作课题优秀成果,在全市进行复制推广,得到临沂市委书记任刚批示肯定。
2023年,河东区共完成87条、94公里的农村断头路和农业生产路建设任务,引领激活道路沿线的温室大棚草莓、花卉种植及宠物狗、鹌鹑养殖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资源,极大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惠及沿线12万群众,真正实现了“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2024年,河东区将继续盯紧断头路和农业生产路,计划围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24公里,建设20公里农业生产路,目前各项目正稳步推进,力争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