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聚力打造交通智慧“云脑”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提质增效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4-08-28 14:34 浏览次数:

数字交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领域,是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深入践行交通强国战略,深耕“海陆空铁邮”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在全省率先创建全息感知、全优服务、泛在互联的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云脑”平台,有力提升了全市交通安全化、高效化、便捷化水平,获批全国唯一的“城市级”综合交通数据中心项目和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

一、聚力“三化目标”,打造智能感知监测平台。一是交通设施监测体系化。全面运用GIS、全景、视频等数字方式交互展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位置、基础结构、设施状态等关键信息,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全生命周期提供数字支持。在国道204大沽河桥梁建设过程中,依托智慧公路管控系统,创新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公路智慧化管理水平,保障了国内最宽单体公路桥梁提前建成通车。二是载运工具监测协同化。系统采集营运车辆、船舶等基础信息及运行状态,对超限超载、疲劳驾驶等行为,形成“事前预测、事中监管、事后评估”多层次监测、预测、预警。依托“两客一危”专用系统,智能识别司机面部表情及相关违法驾驶行为,提前预警疲劳驾驶、车道偏移、超速等危险驾驶行为,实现“两客一危”车辆全天候、全方位监管,有效预防交通事故发生。三是运输服务监测精细化。对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地铁、公交、出租车等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通过12328交通服务热线等渠道智能收集分析热点信息和群众诉求,自动生成每日综合交通运行情况。依托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与指挥系统,实行运输服务全流程监督、智慧化管控,对全市11700余辆出租车进行全天候视频监控,高压遏制绕行、倒客、甩客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聚力“三个提升”,打造高效安全指挥体系。一是提升汇聚能力,丰富交通“大数据”。打破公路、铁路、民航、水路、公交、地铁、巡游出租车等多领域信息壁垒,建立数据自动对接、高效直送系统,全面替代传统人工报送,实现了各类数据第一时间汇聚共享。目前,铁路、民航等10余项交通运力运量数据已全面接入并直连直通,“云脑”汇集核心数据超2000亿条。二是提升处理能力,形成响应“加速度”。推进工作模式改革,突出重点环节、重点问题,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强化实时分析研判,优化“扁平化”响应和处理流程,进一步提高了交通要情处理能力。针对强航班延误、列车晚点、交通枢纽旅客滞留、高速公路封闭等情况,自动实行信息预警,及时协调运力,接驳滞留旅客,处置效率比以往提高了15%。三是提升管控能力,构筑安全“防火墙”。建立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控平台,构建数据共享动态脱敏、静态脱敏体系,保障综合交通监测“云脑”安全稳定运行。2023年累计处置安全告警7.2万余次,防御网络攻击5.6万余次,拦截高危攻击2.6万余次,封堵恶意访问IP地址2549个。

三、聚力“三项功能”,打造便民利企服务支撑。一是拓展群众出行服务功能。针对群众对交通服务的新需求,整合热线、微博、微信、广播、电视资源,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特色信息服务产品,在全省率先建立地级市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和“爱山东”交通板块,提供高品质、定制化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有关工作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二是拓展营商环境优化功能。围绕助企惠企,推动平台服务向交通产业、企业物流等领域延伸,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交通“助力”。全方位保障上合数字产业平台建设交通经济运行数据供给,支持打造产业数字经济新生态;全过程共享“道路运输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等多类电子证照数据,提升交通审批便利化水平。三是拓展管理决策辅助功能。加强交通“大数据”资源利用,深入分析青岛市交通设施、交通出行、交通产业发展中有关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执法整治,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出台措施。同时,加强政策分析,常态化编发监测分析报告,报上级领导决策参考,为全市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