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 |
首页 |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895号
建议的答复
王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汽车检测机构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交通运输工作的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省交通运输厅历来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工作,在《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应用”“推进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任务。“智慧高速公路系统工程研究及实践”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依托山东高速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以及济青中线和京台改扩建等项目,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绩。
一、加强技术研发
组织山东高速集团等骨干企业,加快自动驾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融合感知、车路信息交互、高精度时空服务、智能路侧系统、智能计算平台、网络安全等自动驾驶和基础设施智能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加快技术研发。研制了高精度长距离毫米波雷达设备,开发了全域数据融合动态调整的时空基础底座平台,提出了路段路网大流量场景下交通主动诱导方法,研发了高速公路车道级高精度连续轨迹追踪新技术、全息感知与智能管控成套技术和基于低时延高可靠的C-V2X及北斗高精度定位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分合流、弯道、地形起伏区域的高级辅助驾驶。截至目前,已参与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省级科研课题21项,参撰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7项,一系列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授权。
二、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一是加快建设测试基地。指导山东高速集团依托滨莱高速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山东高速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测试基地位于济南市莱芜区与淄博市博山区之间,是利用滨莱高速改扩建项目中原址保留的26公里真实高速公路(含三隧一桥,两座收费站),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而成的国内“测试里程最长、测试场景最丰富、测试环境最真实”的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建成了具备高速公路和模拟城市场景下自主可靠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环境,填补了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技术开展大规模高速公路场景测试及验证工作所需,具备开展自动驾驶和智慧高速车路协同、关键路侧产品、综合解决方案测试验证的条件和能力,是交通运输部认定的“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济南市工信、交通、公安联合认定的“济南市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是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面向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高速公路测试基地。
二是不断提升科研平台层次。以测试基地和有关重点工程为重要支撑,组织推进智能网联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打造科研平台,不断集聚科研要素,提升技术研发能力。由山东高速集团牵头,联合有关高等院校和头部IT企业,先后组建了省行业、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并于2023年成功申报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
三是加强科普工作。测试基地先后被中国公路学会认定为“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被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联合认定为“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已累计举办科普活动30余场,科普公众1500余人,普及了有关知识。
三、加强试点力度
经省交通运输厅推荐,2022年,山东高速集团牵头申报的“济南天桥至淄博淄川分拨中心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获批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2024年4月9日,济南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与示范应用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式批复约100公里高速公路为济南市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同步获批3辆自动驾驶货车测试牌照,为支撑全国重点实验室车路云一体化研究方向以及人机共驾系统科研攻关任务,探索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和生态构建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探索和示范应用场景,受到业内广泛关注。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自动驾驶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技术层面,还涉及法律、伦理、社会适应性等多个方面。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测试基地二期建设,进一步丰富测试场景,打造全场景的测试基地。加大试点、示范工作力度,支持载运工具应用新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及验证,扩大应用规模,突破自动驾驶运营瓶颈,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2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