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加快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奋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时间:2024年9月3日
嘉宾: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勤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勤勇,请他为大家全面介绍临沂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情况。徐局长,您好。
徐勤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省厅网站提供这样一个与大家互动交流的机会。首先,我代表临沂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临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2022年,临沂与济南携手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群,请介绍一下入选以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建设情况。
徐勤勇:临沂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的原则,统筹布局了临沂国际陆港、临沂空港、临沂疏港、临沂东、临沂南、山东港汇6大枢纽集群,实施期内计划投资121.2亿元,围绕货运枢纽、集疏运、设备更新、信息化四大类,建设重点项目33个。截至2024年7月,累计完成投资98.79亿元,运营项目22个;新增或改造综合货运枢纽面积175.4万平方米;新改建铁路41.2公里、公路65.8公里,分别完成三年总目标的104.5%、104.6%。总体看,临沂各项目正按计划加速推进,各建设指标基本超额完成。
一是临沂国际陆港综合货运枢纽集群。该集群为公铁联运型,主要服务商城贸易、木材加工等产业,定位为临沂物流核心区、多式联运样板区、临沂国际班列始发地。实施期内计划投资64.38亿元,建设项目17个,其中济铁物流园海关监管站、多式联运平台、集疏运公路、中通快递鲁南电商产业园区等13个项目已投入运营;济铁物流园区综合物流项目、智慧云仓物流园2个项目,进度已完成70%。
二是临沂东综合货运枢纽集群。该集群为公铁联运型,主要服务钢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实施期内计划投资20.3亿元,建设项目5个,其中山东建投新丝路中俄物流产业园、临沭多式联运物流园等3个项目投入运营;远海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正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
三是临沂空港综合货运枢纽集群。该集群为陆空联运型,主要服务跨境电商、高端冷链、智能制造等产业。实施期内计划投资2.4亿元,建设项目2个,临沂邮件处理中心、临沂机场国际快件处理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完善配套设施。
四是临沂南综合货运枢纽集群。该集群为公铁联运型,主要服务陶瓷、能源等产业。实施期内计划投资10.1亿元,建设项目2个,临沂南部公铁货运物流园正在加快建设,配套的通达南路取直工程计划年内竣工通车。
五是临沂疏港综合货运枢纽集群。该集群为海铁联运、公铁联运型,主要服务高端不锈钢、先进特钢等产业。实施期内计划投资19.7亿元,建设项目5个,其中临沂临港疏港铁路、永锋专用线、如通铁路专用线、绿源智能充换电站4个项目已投入运营;临港智慧多式联运物流园正在加快建设保税仓库、电子交易中心,计划于2025年底建成使用。
六是山东港汇国际物流园集群。该集群为公铁联运型,主要服务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实施期内计划投资4.4亿元,建设项目2个,山东港汇国际物流园综合货运枢纽、铁路专用线已投入运营。
主持人:请问在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中是如何做好实施保障的?
徐勤勇:我们不断完善推进机制,推动政策向项目倾斜、资源向项目集聚、力量向项目集中,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在创建初期,临沂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申报建设领导小组,成功入选后,领导小组转为常态化机构。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的办公室,交通、财政、发改等1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坚持“月调度、季盘点、年总结”的工作机制,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奖惩化”五化工作法,夯实工作责任,动态跟踪项目,“点对点”攻克难关,“一对一”破解难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立政务服务机制。修订完善财政、税费、金融、土地、审批等8个方面35项政策,出台《临沂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临沂市“双全双百”工程“物流一件事”主题服务实施方案》等文件,精心打造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办事材料、时间分别压减48%和70%,办事效率提升80%以上,有关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政务办公室列入经验做法汇编。
三是健全奖补分配机制。制定《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通过“奖补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合理制定资金分配方案。资金投向方面,中央资金严格投向纳入核定投资项目;省级资金与中央资金互补配套,重点投向非纳核项目、适当考虑纳核项目。资金分配方面,结合项目类型、绩效评价、投资完成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项目分配额度。资金管理方面,要求各项目建立补链强链监管账户,做到“专款专用、专项管理”。
主持人:请问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以来取得了什么成效?
徐勤勇: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实施以来,临沂加速重点项目建设,补齐多式联运短板,做强物流规模优势,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巩固提升临沂交通枢纽地位。
一是凸显联运效应,打造“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物流价值洼地。通过实施补链强链,强化与省会经济圈分工协作,打造“东联”“西拓”物流通道,打通面向“一带一路”、京津冀、长三角的运输通道,构建直达国家三大战略区的综合枢纽体系。2023年,多式联运量达27.74万标箱,同比增长137.94%;多式联运换装1小时完成率100%;已投运的4条铁路专用线,累计完成铁路运量1860万吨,为企业节省运费9000余万元,“物流之都”价格洼地的优势进一步显现。
二是凸显集约效应,构建“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的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交通物流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累计购置更新电动叉车、电动配送车、电动重卡等绿色化设备600余台套,建成智能充换电站4座。临沂疏港综合货运枢纽集群打造了“国际海运+国内铁路运输+新能源重卡短驳”的零碳排放物流链,相关做法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典型案例。
三是凸显集聚效应,壮大“产业融合、链式发展”的枢纽经济。临沂以货运枢纽为核心,创新产业链上下游运输模式,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发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目前,临沂国家级、省级产业开发区均位于枢纽集群5公里范围,综合运输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更加显著,集聚效应得到明显提升。2023年,临沂商城物流总额9334亿元(2022年8609亿元),同比增长8.4%;临沂枢纽经济区生产总值2000余亿元、枢纽经济区企业约2500个、就业人数9万余人,上缴利税规模71.48亿元,进一步加快了“商仓流园”一体化步伐,有效提升了“临沂商城、中国大集”的首选度。
主持人:请问就推动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实施方面,临沂市下一步要做哪些工作?
徐勤勇: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的重要指示,鼓足干劲、担当实干,奋力打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收官之战。
一是抓实枢纽项目建设。用好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项目跟踪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抓严奖补资金监管。强化与财政部门协作,规范使用奖补资金,坚决杜绝挪用、借用现象,确保足额拨付至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抓好枢纽效益释放。我们将以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为契机,加快形成以公铁联运为基础,公海联运、公空联运为补充的现代多式联运体系,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助推运输结构调整、物流降本增效,为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贡献临沂力量。
主持人:谢谢徐局长的详细解答!非常感谢徐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徐勤勇: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