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新一代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设计技术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昭阳路23号 | ||||||
2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西路1877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安 平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总体规划 | |||||
2 | 闫翔鹏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技术执行负责人,项目的总体实施 | |||||
3 | 刘从锋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执行负责人 | |||||
4 | 徐钦升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技术总负责,制定研究大纲和技术路线 | |||||
5 | 刘 杨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实施顾问,现场协调 | |||||
6 | 韦金城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检测 | |||||
7 | 孙元堂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试验路实施组织协调 | |||||
8 | 徐希忠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
9 | 左希文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方案制定 | |||||
10 | 孔祥凯 |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
11 | 王贵美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方案制定 | |||||
12 | 魏士勇 | 山东高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 现场实施 | |||||
13 | 吴瑞芳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 | |||||
14 | 凌志浩 |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数据处理 | |||||
15 | 安艳彬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 | |||||
16 | 狄恩州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实施 | |||||
17 | 卢金玲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 | |||||
18 | 韩 烨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资料整理 | |||||
19 | 张晓萌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资料整理 | |||||
20 | 刘卓雨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资料整理 | |||||
21 | 季正军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检测 | |||||
22 | 孙 岳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现场检测 | |||||
23 | 徐宝艳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 | |||||
24 | 房嘉铭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实施 | |||||
25 | 秦泗龙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 | |||||
26 | 张晓龙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 | |||||
27 | 丁海洋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 | |||||
28 | 王 斌 | 山东交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现场检测 | |||||
成果公报内容 | ||||||||
项目在普通国省道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通过我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病害详细调查、道路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围绕路面全寿命周期费用低和路面结构寿命耐久的设计理念,对路面结构组合与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了复杂环境普通国省道耐久性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究,揭示了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对全柔性耐久沥青路面结构关键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适于普通国省道的全柔性耐久沥青路面典型结构;提出了基于体积指标与抗水损害性能等效控制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设计了适应普通国省道全柔性耐久路面结构承重层的高RAP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构建了综合结构与材料要素的普通国省道全柔性耐久沥青路面结构车辙性能与疲劳性能预估修正模型,提出了基于全环境域条件以及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的普通国省道全柔性耐久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