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基于“端-边-云”的多层域车路协同测试系统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全运村中央广场A1座 | ||||
2 | 长安大学 |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尚苑路 | ||||
3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旅游路11777号智能交通产业园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王孜健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项目负责人 | |||
2 | 赵祥模 | 长安大学 | 技术负责人 | |||
3 | 么新鹏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架构设计 | |||
4 | 徐志刚 | 长安大学 | 关键技术研发 | |||
5 | 荣 文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项目管理、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6 | 栗 剑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 研究方案设计 | |||
7 | 张 涵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研究方案编制 | |||
8 | 李一鸣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标准编制与发布 | |||
9 | 范颂华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标准编制与发布 | |||
10 | 陈 婷 | 长安大学 | 标准编制与发布 | |||
11 | 田 彬 | 长安大学 | 项目管理、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2 | 童 星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3 | 常玉涛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4 | 刘志鹏 |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究院 | 项目组织及人员协调 | |||
15 | 万青松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6 | 迟 猛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7 | 王 振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18 | 崔志超 | 长安大学 | 仿真软件研发 | |||
19 | 朱 宇 | 长安大学 | 标准编制与发布 | |||
20 | 穆柯楠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21 | 周经美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22 | 吴 霞 | 长安大学 | 软件系统研发 | |||
23 | 曹正彬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软硬件系统测试 | |||
24 | 赵怀福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软硬件系统测试 | |||
25 | 李 立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26 | 马峻岩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27 | 王润民 | 长安大学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28 | 纪 艺 | 山东高速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子课题关键技术研发 | |||
成果公报内容 | ||||||
本研究聚焦于高速公路车路协同系统的多层域测试,围绕智慧高速信息与物理要素解耦、基于“端-边-云”的智慧高速一体化架构、车路协同系统测评软件、驾驶模拟器测评系统以及综合评价软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针对智慧高速信息与物理要素的解耦,本研究制定了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明确了车路协同系统的功能场景、信息要素和物理设备的技术指标,为测试基地和智慧高速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同时,构建了“端-边-云”一体化架构及测试评价体系,并发布行业标准,填补了车路协同系统缺乏统一顶层设计的空白,为智慧高速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发展奠定基础。最终形成项目研究报告3份、团体标准4项、企业标准1项、学术论文5篇、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