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分布式光纤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山东潍莱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奥西路1号 | |||||
2 | 山东迪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汉峪金谷A3区2号楼光辉科技苑705A室 | |||||
3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安监室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纬北路街道车站街8号 | |||||
4 |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46号 | |||||
5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市东丽区东七道109号 | |||||
6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潍烟铁路ZQSG-6标项目经理部 |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深圳大街与衡阳路交叉口正东方向91米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杨书生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 | ||||
2 | 张洪举 | 山东迪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技术负责人 | ||||
3 | 渠述锋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技术负责人 | ||||
4 | 王慧林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安监室 | 主要研究人员 | ||||
5 | 齐晓国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 | 主要研究人员 | ||||
6 | 韩 智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安监室 | 主要研究人员 | ||||
7 | 王洪超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安监室 | 主要研究人员 | ||||
8 | 丁增强 |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务部 | 主要研究人员 | ||||
9 | 张宝华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0 | 杨青原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1 | 谭 飞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2 | 田永强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3 | 高 斌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4 | 王继刚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5 | 刘 奎 | 山东潍烟高速铁路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6 | 吕京生 |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 | 主要研究人员 | ||||
17 | 徐庆耀 | 山东迪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8 | 魏忠想 | 山东迪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19 | 李润春 | 山东迪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20 | 刘海达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21 | 郝 君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要研究人员 | ||||
22 | 张红乾 | 中铁上海局潍烟铁路ZQSG-6标 | 主要研究人员 | ||||
23 | 殷现宾 | 中铁上海局潍烟铁路ZQSG-6标 | 主要研究人员 | ||||
成果公报内容 | |||||||
为全面加强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项目组通过在隧道内布设分布式光纤,实时、连续地采集和监测隧道结构的各种物理参数变化,开展了隧道环向收敛、纵向沉降及衬砌掉块监测光纤传感器布设工艺,感测光缆与隧道耦合、铺设工艺,高速铁路结构健康监测管理系统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 1.研发并采用了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铁路设施沉降预测等装置,提供了一种精准定位及预警预报方法,实现了隧道环向应变、异物侵限、衬砌掉块、纵向不均匀沉降等隧道安全监测; 2.研发了采用振动数据和形变数据关联性采集和大数据分析的光纤隧道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隧道安全监测预警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信息化”; 3.形成了分布式光纤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实现了高铁隧道上部公路运营、施工等对隧道影响的长期实时监测。 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研发了隧道安全预警监测平台软件系统,完成等保测评1项,获评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一级(SIA1)。项目成果在潍烟高铁庞家沟隧道、灵山隧道等8座隧道进行了应用,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