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岛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22年开始,启动“四好农村路”融合发展样板路创建工作,坚持“农村公路 +”多元融合发展理念,将农村公路与沿线的配套设施、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客货邮等融合发展。2025年青岛市将农村公路养护提升列为市办实事,为农民群众办成更多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让广大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更美。
一边是碧波千顷的浩瀚沧海,一边是奇峰险峻的叠嶂山峦,一条公路蜿蜒于山海之间,形似一条飘带串联起奇石金滩、茶园梯田、渔港村落……游客或是搭乘旅游大巴、或是自驾、或是徒步,沿着这条公路饱览“海上仙山”的独特景观——这条公路就是被誉为“最美沿海公路”的崂山旅游路,该道路经改造提升实现了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青岛市旅游公路建设一张闪亮的名片。2024年7月,崂山旅游路成功入选中国公路学会“2024年度交通与旅游融合创新项目”。
建好旅游公路,夯实交通旅游设施基础
近年来,崂山区先后投资5.3亿元对崂山旅游路长约13公里路段开展集中整治,实施内容包括道路整治、架空线缆入地、地质灾害治理、沿线景观提升、增设人行步道及停车观景平台等,通过高标准实施道路安全及沿线环境集中整治工程,结合崂山风景区海岸风光廊道进行综合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崂山旅游路,车辆通行能力得到提升,增设的人行步道让游客可选择多种方式游览崂山风景名胜区,标线标牌等公路附属设施的设置遵循景区特色,实现了“以路为景”。
管好旅游公路,数字赋能实现精准管理
崂山区将包括崂山旅游路在内的2条旅游路、244条农村公路以及78座桥梁、2511盏公路路灯纳入“1+7+N”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开发建成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远程控制、自动巡检、故障报警、历史数据统计、实时数据分析等管理功能的精准实施,实现旅游公路由“管得到”到“管得好”的质变。
运营好旅游公路,探索融合发展的深度广度
交旅游融合激发乡村旅游新动能。对崂山旅游沿线6个山海相依的社区以路为媒,串珠成链,蝶变为“线上成景、点上美丽”的网红产业村,打造出青山渔村等独具山海风情魅力的“网红打卡地”,创建省级景区化村庄6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特色村36个。交产融合激发特色农业新活力。公路由窄变宽、由通变畅、由线成网,“公路+”带来产业潜能集聚,每年拉动直接经济收入10亿元以上。交邮融合打通致富“最后一公里”。全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农村物流服务网点255个,网点覆盖率100%,畅通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崂山的“好风景”变成农民的“好钱景”。
目前,崂山旅游路已初步形成一个集景区交通、特色景观、生态环境、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服务平台,更在创新理念、服务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充分展现了崂山区交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下一步,崂山区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不断巩固提升“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成效,充分挖掘崂山区旅游资源,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助力崂山区打造交旅融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