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施期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精细化分析及智能化温控技术研究 科技成果登记表

作者:杜洪涛- 发布时间:2023-05-10 14:25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冬施期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精细化分析及智能化温控技术研究

成果登记号


知识产权


完成单位

序号

单位名称

通讯地址

1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1号

2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市天目中路291号

3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海棠路5001号

完成人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对成果的贡献

1

胡振虎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统筹与规划

2

王治国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研究方案制定、项目规划设计

3

罗绪昌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技术支持、施工组织

4

崔凤坤

山东交通学院

理论研究和指导

5

危君安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6

李庆冬

济南市交通工程建设保障中心

方案设计、理论分析

7

戴筱流

上海先行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应用、执行操作

8

杨振宇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数值分析、系统测试

9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方案规划设计设计方法创新

10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施工技术创新

11

张亚男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系统研发计算

12

 

济南市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施工技术支持

成果公报内容

大跨桥梁基础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上结构,浇筑阶段水化热引起的不均匀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和内部形成多重裂缝,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降低了结构的耐久性。此外,在地震或寒潮等自然灾害期间,大体积混凝土中的裂缝会扩大和扩展。承受荷载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细小的微裂缝也可能演变成相互连接的裂缝,从而导致结构的灾难性破坏。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桥梁设计的关注重点。为了防止桥梁基础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搞清温度裂缝的成因、机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的温度场、应力场分布规律,从而在设计、施工中采取有效的防裂措施。

评价专家名单

序号

姓名

单位

专业领域

职称

1

艾贻忠

山东交通运输研究会

公路桥梁

研究员

2

尚勇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交通安全

研究员

3

张思峰

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

教授

4

李君强

济南市道路和桥隧服务中心

交通工程

研究员

5

宋振海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公路桥梁工程

研究员

6

申全军

山东高速集团创新研究院

公路工程

研究员

7

张长安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桥梁与隧道工程

研究员

组织评价单位:山东公路学会

评价意见

202344日,山东公路学会在济南组织了冬施期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精细化分析及智能化温控技术研究成果评价工作。评价委员会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文件,经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一、项目组提交的技术文件齐全,内容完整,数据翔实,符合评价要求。本项目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了冬施期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水化热精细化分析及智能化温控技术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成果

1.优化了冬施期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分析温度场计算参数

2.基于5G无线网络搭建了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冬施期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实时监测以及结构内部温度的分阶段智能控制

3.针对依托工程形成了冬施期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智能温控施工工法三、研究成果已在济莱高铁工程中得到了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综上所述,项目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加强工程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