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要求,聚焦内河水运业务“办理环节多、材料重复交、审批周期长”痛点,整合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等多部门资源,通过“标准统一、流程再造、数据赋能”,实现船舶登记、船员适任证书核发等5项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办”,办理时限压缩60%,电子证照覆盖率达100%,企业和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少70%,切实为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减负赋能,全力助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一、统一标准简流程,夯实集成服务基础。一是编制统一实施清单。对照政务服务标准化要求,系统整合内河水运“一件事”关联事项的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申请材料等要素,形成《内河水运“一件事”实施清单》,实现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同步更新”,避免企业“多头查、反复问”。二是推行“一表申请”模式。整合船舶登记、船员证书等5项业务,编制《内河水运“一件事”申请表》,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自动填充企业名称、营业执照等共享信息,需企业自主填报内容减少60%,真正实现“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三是明确材料填报规范。制定申请材料清单及填报指南,对船舶照片、授权委托书等材料的格式和相关要求作出明确说明,企业和群众填报准确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流程再造提效率,构建线上线下联办体系。一是实现业务全流程网办。依托济宁政务服务平台开通“内河水运一件事”专区,实现“事项查询—表单填报—材料上传—进度查询—结果下载”全流程线上办理,最大限度提升便企利民服务效能。二是规范线下服务专窗。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内河水运一件事”专窗,实行“一窗受理、分类审批、一站办结”,配备2名专职导办员提供“帮办、代办、预约办”服务。三是创新“串并联”审批。对船舶营业运输证核发、船员适任证书换发等关联事项,实行“并联审查、同步办理”,船员可通过“济港通”APP直接申领适任证书,实现“领证零跑腿”。
三、数据赋能强联动,完善审管衔接机制。一是实现跨部门数据高效流转。依托省市电子证照库系统,接入济宁市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企业营业执照、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船舶营运证等证照信息实时共享,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二是构建“审批—监管—反馈”闭环。建立“审批部门—监管部门”信息互通清单,审批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推送至交通运输部门,监管部门定期将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反馈至审批部门,形成“审批—监管—反馈”闭环,今年以来累计推送信息320条;三是优化特殊群体便民服务。针对老年船员、小微企业等特殊群体,保留“线下纸质办理”通道,提供“免费复印、表单代填”服务,同时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告知审批进度,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以上。